[法語] 應以何身度者 即現何身允以說法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4-06-30 12:06:27
【不論哪部經都不要執著】
夢參老和尚 講解《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佛說法是對緣的、對機的,不是佛想說法。大家看每一部經,除《阿彌陀經》之外,都有
請,三請而後說。佛說法的因緣是為眾生,哪一類的眾生給他說哪一類的法,不是一切眾
生,都普遍得聞的。
我們大家讀這個《地藏經》,大家讀《地藏經》感覺到沒有——《地藏經》上沒有一個阿
羅漢,當機的也沒有,聞法的也沒有。說法的呢?配合,跟佛一唱一合說法的,全是等覺
菩薩,都是我們講《華嚴經》的十地菩薩。因此那一部經論,是屬於華嚴系統的。只有在
《地藏經》上說佛囑託觀世音菩薩、囑託文殊師利菩薩、囑託定自在王菩薩,每個菩薩跟
佛一唱一合地,說的《地藏經》,那是對那一類根機。
而說法處所呢,不在人間,在天上。《地藏經》全部,從始至終都在天境——忉利天。說
法的處所、地點、條件,說法的因緣都不同,那就是隨眾生緣。佛出現於世間,是度一切
眾生,是為一切眾生說法。所說的法,不要去分別說法的相——法相,不要分別它的相,
應當無分別地,猶如虛空,沒有差別相。各個經、各個的處所,是眾生的分別,佛沒有分
別。
佛在他的定力當中,無量定的遊戲三昧、自在莊嚴住持,這樣子給眾生說的微妙法,讓眾
生莫取執著,無所執著。你是個什麼根機、你能入到哪一乘,“令於三乘隨宜趣入”,你
應當進入哪一乘,你就學哪一乘的法。具大甲胄的菩薩摩訶薩,那大菩薩內心清淨——內
裡的冑;外披盔甲,那叫甲。甲胄說外相無障礙、內心無障礙,內外都無障礙。所以那些
大菩薩摩訶薩給眾生說法的時候,一切無障礙,對機說法。
能“令諸眾生,聞此最勝甚深法已,於三乘中隨其所樂”。你心樂什麼,你就學什麼好了
,隨趣一乘,三根普被。乃至於對於我們這一生種善根的眾生,種種善根就令你成熟,成
熟這個善根。
我們每位道友,自己都會體會得到。怎麼樣去體會呢?比如說你看到大乘經典,你心裡非
常地欣樂,一看就能進入,進入而後不捨,不捨就是每天不斷地,乃至念那個菩薩的聖號
也好,修他所說的法也好,聽他所說的話記載、記下來也好。大家可以看,每個人都可以
這樣想,看看許多的道友,各個人愛好不同。
咱們認為住在五台山,文殊菩薩大智慧,很好了。有人向我講,他說文殊師利菩薩好像不
大慈悲。我說那誰慈悲呢?他說是還是觀音菩薩慈悲。我說那你到普陀山去,到那普陀山
去吧,我們這是五台山。菩薩有分別嗎?菩薩沒分別。眾生的心,分別很大。
也有一個道友,我勸他說:“你念念《地藏經》吧。”“我才不下地獄呢!”他怎麼理解
的?他說要念了《地藏經》是下地獄的,他說我才不下地獄,他就說我不念《地藏經》。
一切眾生,各人的體會不一樣的。所以佛所說的法,隨眾生心。
佛說的《華嚴經》,咱們看見是究竟的佛果德不思議,但也有人把它看成是什麼呢?他說
佛教的《華嚴經》,這部小說真好。他看成是小說。不是一般的人,北大教授胡適之,後
來到台灣去,他就說《華嚴經》簡直是最好一部小說。他把它當成小說、當成神話、當成
故事來看。也好啊,也種種善根。
“隨於一乘,極善安住”,就是隨緣吧。能入大乘的,就住大乘法上。你想了生死的,那
你就先知苦斷集,你也得別造惡。知苦斷集,就是把世間的惡因緣都把它斷了。知道這些
都是苦的,沒有一個甜的;這苦是你招感來的,你先不招感了,這個就斷了;現滅,寂滅
的道理;去修道,修道證到寂滅理。
也有些人,他一入佛法之門之後,他說這法太好了,光我一個人得道不行,我讓大家都得
道。起碼讓我六親眷屬,再縮短了,讓我父母,讓他們也都入道。他的想法,一聞到法,
他想到不是自己,想到一切眾生。所以隨遇哪一乘,能都把他運載到安住、到極善的地方
去,都把他運轉。
“終不令其於生死中增長種種惡不善法,令於涅槃堅固不退。”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千
萬莫要執著,一切都不著,於一切法都不要執著。給眾生說的不執著法,就看破了,假的
,空的。過去我們說“假、大、空”,假的,空的,但是很大。什麼大呢?圓滿無缺的。
這一切法,佛所說的一切法,你應當知道,第一個是世間因果,一個出世間的因果,一個
是善惡的因果。你對哪一類機的,應該說個善惡因果,或者是給他說個世間的因果相,乃
至出世間的因果相。但是最後告訴他,虛空裡頭沒有一切相。佛所說的法、一切相的本身
,不存在的。這進入大乘,這進入究竟。因為如來以無量的定力,遊戲莊嚴,利益眾生,
住持佛法,利益眾生。那這個無量莊嚴住持什麼呢?就是這些法。凡是我們所聞到的法,
都是佛所住持的法。
佛告訴我們,在一切經裡頭,不論哪部經,你都不要執著,求經上所說的解脫,不要給自
己找麻煩。我說這是什麼道理?學一部經,執著一部經,學得越多,束縛越多。不但沒解
脫,還增加了一個束縛,跟佛教授給我們的恰恰相違背。佛教我們無縛、無著、解脫、自
在,而我們是增加煩惱——學什麼煩惱什麼,增加煩惱。佛教我們說是斷煩惱、證菩提,
我們是增加煩惱、趣向於三道,這三道就是三惡道,增加煩惱。
這個道理很深的了。所以各人的悟得、認識不同,認識不同呢,他所有的看法就不同。像
那個宋朝的張無盡居士,他說了:“斷除煩惱增重病,趣向真如也是邪。”他說,假使你
有意去斷煩惱、有意地想證真如,錯了。煩惱不但斷不了,真如你也達不到。應該怎麼樣
呢?無作、無著、無縛、解脫、自在。
https://i.imgur.com/dMQh7G5.jpe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