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mamtb (生命永不滅 自殺必墮獄)》之銘言:
: 相信各位佛友們都知道何為六種神通,
: 請問一下各位菩薩們,假如繼上帝已死之後,
: 科學界哪天又宣布佛菩薩已死,
: 是否咱們都不用再學佛了?
殘存苟活等待自裁的同時,
還是忍不住來說明一下。
很多語句「去脈絡化」後剩一句孤零零的「偉人金句」,很可能會造成誤解。
比方你拿個只適合在常溫常壓下的公式當作萬能公式,就可能出問題。
Gott ist tot(上帝已死)並不是「科學家」所主張,而是尼采的名句。
他這句話也不是要證明上帝不存在。
(有無聊基督徒說,上帝是否死了他不知道,但他確定尼采已死,這是徹底誤解此句)
尼采所提的「上帝已死」正是「死在信徒的手上」。
他提出的就是要否決盲目崇拜。
而不是盲目搞個「科學驗證上帝已死」。
但尼采(以及許多西方哲學)的問題在:
他們都站在生活無虞乃至活在優勢的情況下得以做出高論。
他們的重點在世界的美妙,而不在世界的苦。
(例外有馬克思:
「Die Philosophen haben die Welt nur verschieden interpretirt, es
kömmt aber darauf an sie zu verändern」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但重點是改變世界
不過馬克思這套歷史決定論暴力革命改變世界,也沒把世界改得多好。)
(叔本華受印度思想影響較關注苦,
不過他的苦是擺盪於追尋與無聊之間的苦:人有追尋目標但目標到手了又無聊
這更像天人苦而非畜生餓鬼苦。)
被供養起來的科學家或哲學家當然不必擔心隨時被捕食,大可驚歎世界的美妙。
或者居於新興德意志國家的尼采大可高喊做個樂天的戰士,
而不是隨時擔憂滅國,自殺被罵不負責任,不自殺又會被罵誤國蠢蛋!
(另外翻譯造成的誤讀也不是中文才有。
網上搜關鍵詞 walter kaufmann "misreading"
當初尼采的英譯本譯者 Kaufmann 就把激越的尼采給翻譯成了個美國自由主義者!)
科學家「證明」了什麼跟「未證明」什麼乃至在爭論什麼,那是一回事。
但生命有種種痛苦而不得解,又是另一回事。
三島由紀夫一直在跟他內心的怯懦對抗,
終於由陽明學的知行合一與《葉隱》的武士勇氣中,
找出了他知與行的結合:不畏一切而為了目標而切腹。
這是真不容易。
生與死尚且如此,其他許多東西也算小事了。
(當然小事也不小:
牙痛偏偏醫院都休假的時候會覺得彷彿生不如死,
可那也只是當下誇大化自我感受的錯覺。)
要說啥高科技害人,我倒想起《續高僧傳》有個有趣的故事:
「時石窟寺有一坐禪僧,每日至西則東望山巔有丈八金像現。此僧私喜謂覩靈瑞,
日日禮拜如此,可經兩月。後在房臥,忽聞枕間有語謂之曰:『天下更何處有佛?
汝今道成,即是佛也。爾當好作佛身,莫自輕脫。』 此僧聞已便起特重,傍視
群僧猶如草芥,於大眾前側手指胸云:『爾輩頗識真佛不?泥龕畫像語不能出脣,
智慮何如?爾見真佛不知禮敬,猶作本日欺我,悉墮阿鼻。』又眼精己赤叫呼無常。
合寺知是驚禪。及未發前輿詣豐(釋道豐)所。徑即謂曰:『汝兩月已來常見
東山上現金像耶?』答曰『實見。』又曰:『汝聞枕間遣作佛耶?』答曰『實然。』
豐曰:『此風動失心耳。若不早治或狂走難制。』便以針針三處。因即不發。」
這個石窟有個坐禪僧忽然聽見聲音就自以爲是佛了,
結果被釋道豐用針灸治好了。(針灸能治這種病?)
忽然間覺得成佛或著魔,或許還是尋求些醫療管道好。
不過醫生也有適合與不適合,不適合則果斷換人。
(不過古代僧侶有些人有醫方明:在學佛以外順便學點醫術,
今天分科細緻這種不易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