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話金剛經選讀及佛法基礎(十三)

作者: sutranet (佛經館)   2024-12-16 10:09:18
白話金剛經選讀及佛法基礎(十三)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
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
!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
,是名凡夫。」
白話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 你們不要認為佛有這樣的想法:「我應該要度眾生。」 須
菩提,不要有這樣的想法。 為什麼? 事實上沒有眾生是佛度的,如果有眾生是佛所度
的,佛就是有「我、別人、眾生、生命」。
  須菩提,佛所說的「我」,並非(真正)有個「我」(存在),而凡夫以為(真的)有個「
我」(存在)。 須菩提,所謂的「凡夫」,佛說並不是「凡夫」,只是有個「凡夫」的名
字而已。
(中間省略)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
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
法不說斷滅相。」
白話
  須菩提,你如果這麼想:「佛並沒有以圓滿的形相得到最高、最圓滿的覺悟。」 須
菩提,不要有這樣的想法:「佛並沒有以圓滿的形相得到最高、最圓滿的覺悟。」 須菩
提,你如果這麼想:「發菩提心的人,認為一切事物都不存在。」 不要有這樣的想法。
為什麼? 發菩提心的人,不認為一切事物都「不存在」。
思考
*「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有什麼意義?所謂「三輪體空」是在說「眾生」是空,「如來
」是空,甚至連「度」這個動作也是空。
* 我(主體)、眾生(客體)、度(交互作用)皆是空,為了方便理解,說成是:「無我、人、
眾生、壽者」以及「實無有法」。其實這裡的「無」並非一切斷滅、一切不存在,而是「
虛妄」;然而說「虛妄」也只是便於理解,經文曾說「此法無實無虛」,若堅持想用語言
文字來解釋,那麼還是都只能稱其為方便法。在此姑且稱其為「空」,它超越了語言文字
、超越了有無、不可得卻又能被了知;若要說佛法是什麼,這就是佛法的最究極,最核心
,最關鍵,開悟和不開悟的分水嶺。
佛法基礎前行(十三)
*人際關係的重要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生存在現代社會,一定會有和其他人打交道的機會。能與周遭一起共
事的人相處融洽,生活才能安穩、平靜,才有快樂可言。也許有些人天生內向、不善交際
,但至少不要在生活中得罪他人,大家和和氣氣相處,可免除很多心煩的事。
人際關係對個人來說,是一種資源;在緊急或有需要時,良好的人際關係常常能適時的幫
助我們解決問題。當身旁有認識的人,遇到困難或災禍、挫折,我們也應該依自己的能力
,給予幫助。
但也不要過度討好周遭的人,自己還是要有自己想完成的事情,不需要為了維持良好的關
係,而過度地去迎合別人,甚至諂媚別人。所以人和人相處,在人際和自我之間,是需要
用一點心,去拿捏分寸的。
*愛惜光陰
人生只有短短幾十年而已,扣除睡眠的時間,就更短了,所以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
事情上。在工作之餘,做些消遣、娛樂當然可以,但是還是應該把時間分配一些給對人生
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應該做好時間管理,該工作時工作,該睡覺了就睡覺,不要匆匆忙忙,在工作時想著
其他事,而在做其他事時卻又想著工作。
固定生活作息,有時是一種解決時間管理不佳的方法。時間到了就會很清楚地知道,接下
來應該做什麼事。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不要貪心要做太多的事。按部就班、不急不緩,先做好眼前的
事就好。
*保持好奇心
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常常拉著父母、老師,問這個為什麼,那
個為什麼,對學習新事物有很大的期待。但是當我們逐漸長大,就不再像小時候一樣,失
去了發掘新事物的動力。
保持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能使我們不間斷的去學習自己不懂的事物,使我們繼續成長、
繼續進步。如果能持續學習新的事物,不因自己的年齡逐漸增加而中斷,我們就能保持心
態的年輕,並進一步地使得生理不易衰老。而且,許多改變世界的思想和行動,都是源自
於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預告
本系列文章,將在下次PO文以後結束。如對金剛經的內容有疑問,歡迎PO文或留言共同討
論。
(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