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商業理財《金融的智慧》
一、活動辦法:
1.加入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rosetruth
2.抽獎活動頁面
https://goo.gl/Ryy3Qm
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索取。
3.留言請留:『《金融的智慧》:結合文學、歷史與哲學的哈佛畢業演講,教你掌握風險
與報酬!』
4.完成以上步驟,即擁有抽獎資格。
二、獎品介紹:
https://imgur.com/xo2BJ3n
https://imgur.com/KSN72xY
◆抽獎名額:《金融的智慧》一本(三名)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8/05/04(五)中午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得獎名單
◆中獎公佈:至2018/05/04(五)中午十二點半
◆請正取得獎者於2018/05/05(六)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
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三、讀後心得:
閱畢《金融的智慧》一書,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想大力譴責作者:「太晚讓這本書問世了!
」本書論點何其有趣!假如早點體悟書中內容,過去數十年人生亦不至於與金融的世界錯
身而過。
以往,我總帶著兩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一種是高中數學總平均三十分之文科生對於數學之
懼怕,根植於內心的恐懼延伸至成年後周遭的金融議題。故早晨翻開報紙,看頭版、看藝
文、政治、國際新聞、必看娛樂八卦,皺著眉頭跳過社會新聞和體育版(除了和羽生結弦
有關的花式滑冰資訊),最後拿財金版和徵才頁面包便當。
除了恐懼,尚包含「與我何關?」的無所謂,若僅是愚直地領著一成不變的薪水並存入帳
戶,不接觸任何聽起來晦澀難解的投資術語,那只需堅信婆婆媽媽口中那句:「高中畢業
後就用不到數學了,除了去菜市場的時候(現在該改成去Costco的時候)。」
另一種則基於戲劇、小說、電影等文本,甚或現實社會帶給大眾對於金融人士的刻板印象
:冷酷無情又充斥貪婪慾望,即便宣告破產仍悠閒帶著年輕情婦或逃往國外過著豪奢生活
,成為一般市井小民茶餘飯後憤恨不滿的話題。
總之,那個波瀾起伏的世界於我無關,看書前我是這樣想的。
然而,不同於以往財金相關書籍之閱讀經驗,《金融的智慧》不採用任何公式或圖表,突
破固有窠臼與藩籬,以科際整合的概念,融藝術、文學、哲學、戲劇等學科於一爐,煉出
了一本讓人相見恨晚的知識饗宴。他從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談風險管理;從風波不
斷的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也許我們可以期待未來某篇與金卡達夏和泰勒斯威夫特有關的
章節)及文藝復興時代的嫁妝基金討論企業合併;連佛洛伊德和邊沁都來湊一腳,行雲流
水之文筆和隱隱透出的黑色幽默令讀者忍俊不住。
我不知該用何種言語,形容對《金融的智慧》之喜愛,以及對作者仰之彌高、望之彌堅的
尊敬與折服。一般而言,讀書的樂趣也可分為兩種,其一是文字運用淋漓盡致,搭配刺激
感官的精采故事架構,讀之深覺樂趣無窮,但所謂的「樂趣」一閃即逝,離開書本後,讀
者與書籍再無連結。
其二是初讀恍然不覺,頁頁翻過益發有味,先嘆內容紮實、智識無窮,無半字冗言贅句;
再嘆行文深入淺出、句句擲地有聲,直指核心概念,從此翻轉原本歧見,進一步改變個人
價值觀與人生觀(是邪教嗎!)。本書當屬後者,直至掩卷,我終知人生離不開金融,逃
避它不如正視它,運用金融的智慧才能為自己創造美好生活的條件,此乃金融的智慧,更
是人生的智慧!
https://imgur.com/9MrVJ9d
書末列了許多延伸閱讀,對於相關領域的研究生應該頗有幫助,至於我就先走一步謝謝。
四、博客來簡介: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學院院長、花旗集團前執行長等意見領袖強力推薦
★2017年《金融時報》與麥肯錫年度商業書單
★2017年Amazon.com商業與領導類年度選書
★2017年《財富管理》雜誌最佳商業圖書
★《金融時報》、《出版人周刊》、《紐約客》《環球郵報》等多家媒體推薦
食衣住行育樂,都建立在金融之上,本書不說行話、不算公式、不看圖表,結合人文
,教你活用金融原則,處理危機、愛情、婚姻、人際、失敗等問題,讓你過得更好!
2008年金融海嘯後,金融貪婪、騙人的形象,累積社會的不滿,到現在仍令人避而遠
之,金融市場也常被認為跟人文修養背道而馳,詆毀金融已是家常便飯,以為金融不能為
世界帶來多少價值,背後也沒多大智慧。
但哈佛商學院與法學院教授米希爾.德賽(Mihir Desai)指出,金融對於經濟和生活的
影響處於重要的核心位置。
金融活動隨處可見,從消費、教育、保險、退休、住房等各方面都是。
2015年,他受邀到哈佛管理碩士班,進行畢業演講,題目為「金融的智慧」,用人文的
角度釐清金融對於生活的問題,演講結束後,得到哈佛商學院畢業生的諸多迴響,因此催
生了這本書。
德賽教授從人文觀點透視金融概念,創造出獨特的對比:
文學──《傲慢與偏見》作者珍.奧斯汀(Jane Austen)是風險管理的指導者
藝術──美國當代藝術家傑夫.昆斯(Jeff Koons)是融資槓桿的倡導者
電影──美國導演梅爾.布魯克斯(Mel Brooks)的《金牌製片人》闡述受託人的責任
委託與代理的問題,生活中也到處可見,例如:工作、教養、投資……
德賽發現,金融原則也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關鍵問題提供了答案──
保險,是了解人生的核心架構,風險無所不在,但整體可預測
現在大家對保險業務有負面印象,但過去他們曾是英雄,可以讓人獲得拯救。
宗教的角度:不信神可是要永遠下地獄,難道值得冒這個險嗎?
歷史的角度:年金是擔心活太久所提供的保險,卻引爆法國大革命?
不懂「資本資產定價模式」?看看你的人脈就秒懂
高β值資產:這些人脈都有目的、利害關係
低β值資產:不管你發生什麼事,他們都會是堅定的朋友
負β值資產:當你最困難時,這些人必定守護你,當你衝太快時,會想辦法拉著你
如何創造「價值」,又該怎麼衡量?
過去做了什麼不重要,未來才重要,所有價值都源自於未來。
超額報酬,才是真正創造價值
企業合併看戀愛關係
婚姻是經濟利益的結合,歷史常見
福特和凡士通的合作關係,沒一起解決問題,百年關係反而破裂
「債」不只是金錢,還有人際牽絆
槓桿,就是「借錢」,以承諾換取資源,也是舉債
人生會做出一連串的承諾和槓桿,對配偶、子女、工作和社區……
破產,讓人坦然面對失敗
美國航空把破產當成重新談判的策略工具,最後反而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
責任義務,是創造美好生活的條件
本書猶如一堂跨越文學、歷史、哲學、音樂、電影和宗教的金融課,從人文角度來理解
金融內涵的智慧,讓你順利操控生命中的風險與報酬,甚至可以讓每個人有能力抵抗貪
婪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