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早在書店瀏覽完這本,標榜獲頒全球史學著作獎金最高的坎迪爾獎(Cundill Prize)
2012桂冠作品,讓我想起當年王良行教授的一段話:
那時我有份研究計畫,正巧聚焦在太平天國的"外交"關係上......教授不虧是教授,
未翻閱便指著標題說「太平天國非正統、也沒獲列強外交承認,應改為"涉外關係"...」
=================================以下有雷===================================
《太平天國之秋》重點之一,是作者史蒂芬‧普拉特(Stephen R. Platt)不例外地也從
中西外交/涉外史料的角度,指出太平天國失敗的重要因素,是後期被英、法、美掣肘;
而英、美之所以決定干預中國內戰,選擇支持蠻悍無禮、搖搖欲墜的清廷(最令人咋舌的
,是決策者之中不乏曾下過北京天牢、差點被刑求到死的幾個外交官),很弔詭的是天津
、北京條約相繼簽訂後,支持喪權的清廷,獲權的列強反而才能穩定取得最大收益;
相較之下,起初受西方媒體、甚至部分外交官與國會議員等同情的「中國弟兄姐妹」,
儘管以洪仁玕、李秀成等為首的領袖不斷努力嘗試與西方交好、希望獲得承認與支持,
但以洪秀全為首、迷信且昧於外情的決策中樞,其信念並非真正基督教、行事類似當今
的神學士(此喻非作者修辭...書中涉及天國境內的官民詳情,讓我深有此感),不久就
被看破手腳、最終淪為人人喊打的邪教叛軍,而非令西方中立或承認的內戰交戰政體。
但如果本書單單只是如此,那麼就沒有超越史景遷的《上帝的中國之子》(Btw,普拉特
的筆法很近似其師史景遷,所以故事性也強),或是梅爾清(Meyer Fong)《浩劫之後:
太平天國戰爭之遺產與19世紀之中國》的突破性理由;本書的史學"價值"(雖已有異議)
,在於很宏觀地指出:
太平天國之所以重要,不僅是因為暴起暴落、除了史料外如迷霧般不存史蹟的消失在
不遠近代的那份神祕感,或是和英法聯軍/二次鴉片戰爭摻和在一起,構成傷亡、經濟
損失都破當時世界紀錄、且列強干預深入的"準世界大戰"背景......更重要的是──
政軍積弱的晚清中國,其實早已是世界經濟的四大環節之一,更是大英帝國全球秩序下
不可或缺的一員;太平天國之役,和美國南北戰爭一樣,都屬於世界歷史的核心事件。
前述所謂的19世紀全球經濟環節概念,大約如下:
印度種鴉片→中國輸茶銀→英國出匯票→美國供棉花→英國產棉紡→世界市場
由於1.英國控制、壓榨印度,種植鴉片的諸項成本很低、利潤很高;
2.中國鴉片需求量非常驚人、幾到全民皆吸的程度,大到不能倒;
3.滿手中國白銀的同時,進口茶葉還能從民間與歐陸賺取大量稅款;
4.向美國買棉花的匯票,是世界金融中心倫敦自己印的......
故印、中、美三國,對英而言缺一不可;只要穩定印、中、美的英國市場,英國就可以
持續稱霸全球;而英國之所以在南北戰爭中維持中立、承認南方,是因為不論南北,都
基於其中立與承認,得以維持棉花貿易,最後不論誰贏,對當時的英國而言都差不多。
但是中國情勢的發展則不然──這場準世界大戰對中國的茶葉生產與市場破壞太巨大了
、時間與規模都超乎英國預期;少了江南茶葉,對大英帝國的經濟秩序打擊太大,英國
只有選擇介入與干預了──面對租界反攻與清廷開始獲取英援,無法拿下上海、寧波等
重要腹地與口岸的太平天國,註定走向戰略無著、全面失敗的命運......
當然讀者們大多知道,太平天國的失敗,不光是涉外失敗/無法建立外交與外貿,許多
教科書提及的重要主客觀因素也都有...本書立論,可從書中活躍的人物群像談起:
洪仁玕:《太平天國之秋》的主線人物,從知洋、親洋、怨洋到仇洋...就像作者老師
史景遷筆下的許多人物般,洪仁玕的心路歷程是頗戲劇化的。從洪仁玕的處境
與立場變遷,可知在當時的中國,有識之士受政治環境逼迫,不論是在清廷或
太平天國的體制內改革,都難有用武之地(如中共&法輪功都走偏);相似背景、
且和洪仁玕有過接觸的容閎是個對比,但同樣只能在器物層次做現代化貢獻。
故孫中山幾度被提及(論革命),書中沒袁世凱的位置,而蔣中正(論安內攘外)
、毛澤東(論內戰與內鬥)也有被宏觀地談及到。
曾國藩:誠如許多教科書所言,他把太平天國推翻滿清的漢人起義局面,成功地扭轉到
守護中國文化、名教,乃至仕紳與地方既得利益的"文明之戰",是清廷與太平
天國間勢力消長、此起彼落的主因之一...在即將結束戰爭時,英美認為曾國藩
有取代清廷的本錢,但曾國藩卻沒有那麼做──這被馬克思、伊藤博文等批判
為"拖延中國改革的大誤"云云...然而作者僅止於多次引述方家對此局勢的評論
、作者本身並不直接批判曾國藩的決斷,畢竟任太平天國這類神學士政權坐大
的局面是曾國藩所不能容忍的(洪仁玕的悲劇也在無力扭轉之),那麼當個置生
死於度外的大清忠臣,或許是他必然的選擇了。
李秀成:相較於只在戰場上有機會表現戰術性格的陳玉成,李秀成反映農民基本教義派
、也就是當年多數中國人的戰略想法:"洋人好打不好和"(或許當代亦然)...
在處於劣勢時,他也會選擇和洋人妥協、設法親近洋人,但情資落後(和陳玉成
隔江分進卻失聯的那段很精彩)與體制內外的形勢,都讓他這類人註定要失敗。
曾國荃:和鮑超、多隆阿、程學啟等軍閥一樣,反映官兵互爭名利與不受節制的一面;
曾國荃是本書中被著墨最多的高級軍官(可能因作者的史料採用許多曾家家書)
,篇幅意外地比李鴻章、左宗棠還多許多。本書關於殺戮的血腥細節還蠻多的
,比方從史料記錄中我們得知,每發阿姆斯特朗炮的碎片,可以斬殺周邊第一
時間沒被炸死的五十個兵丁...每批砍十個人頭,一天可以砍完八千人次...
皖南的人肉價格,安慶之役前後漲了四倍...此外,就像當代兩岸三通前一樣,
交戰雙方官兵私下的民生物品交易,連圍城的軍事對峙中都能暗地進行。
額爾金:作者對額爾金的心路歷程著墨亦多,反映近代西方作品對殖民東方歷史的反省
(其日記、家書,從自覺內疚到"剛好而已"的諸多記錄還蠻可觀的)......其他
許多外交官、傳教士的立場互見,但都能和主線人物洪仁玕的心境相呼應──
若對"他者"過度的想像,不論是同情或仇視,後來都造成誤解與傷害。
黃淑華:她是此役兩千多萬死難者中,唯一得以在此書中短暫的名見經傳的悲慘百姓,
也只在天京陷落的那頁登場...城破之際,中老年人先被砍傷,被逼問出財物藏
在哪裡後才能痛快死去,而成年男子多被殺害、少數人淪為搬運財寶的苦力而
苟活,年輕女性會被劫掠、當作押寨妻妾或販售於人口市場;沒有勞動價值的
孩童最慘,幾乎都被當作刺刀的靶子戳弄致死......而黃女全家七、八口人,
都在她面前一個個被破門而入的某兵所殺,被拽著頭髮拖出的她也但求速死,
然而該兵大笑說:「我愛汝,不汝殺也。」...當該兵戰後復員、挾其返鄉時,
與其夜宿客棧;黃女趁滅門仇人酣睡時,殺之再自殺。若非黃女留遺書給店家
,《象山縣志》裡頭就沒有這位可憐女子與這筆慘事存在了......當然她跟被
剖腹殺嬰的孕婦等相比,還不是最慘的,只是兩千多萬死難者多不可考矣。
本書的最後一頁,引用《沉靜的美國人》中的一段話,沉痛地反映當年戰區內百姓一旦
跟錯邊就有慘死之虞的極大痛苦,也算是這本精神跨越時代、地域的史著之註腳:
「人終究是要選邊站的;如果還想做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