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李建民
【叢編項】:允晨叢刊
【裝幀項】:平裝 / 588頁
【出版項】:允晨文化 / 2009-3-1
【ISBN號】:9789867178824
【原書定價】:450
【圖書簡介】:
《旅行者的史學》探討醫學在中國歷史裏的建構和演變,以及衍生的文化、政治、社會
、甚至性別意義。醫學不僅操練“望聞問切”的技術,也是一個文明認識生命,想像身
體,辯證知識體系的入口。本書旁徵博引,呈現中國醫學傳統極其複雜多元的面貌,案
例分析的部分尤其引人入勝。任何對中國歷史文化有興趣的讀者,都不會願意錯過!
中國傳統醫學的式微非自今始,除了西方知識和醫療技術的介入外,也有太多來自中國
領域以內因素的干擾。《旅行者的史學》探索中國醫學漫長週期中衰敗與斷裂之謎。本
書更由其中思考任何學問與歷史風格和風骨存亡續紀的問題。如此,中國醫療史的消長
就不再是單向的學科專業研究,而成為我們共同的歷史關懷。──王德威教授(哈佛大
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
http://www.asianculture.com.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9121
【作者自述】:
我的碩士論文以漢代的「樂舞百戲」為題,後來修訂出版《中國古代游藝史》。1990年
代初,我閱讀了張舜徽的《愛晚廬隨筆》,內容有論古代武術,他認為「武術包括甚廣
,由健身強體之法,發展而為雜技、百戲」等,內容涉及了馬王堆帛畫《導引圖》及醫
家華佗五禽戲等。我對中國醫學史最早的興趣即是從馬王堆出土的醫學書入門的。出土
醫書在考古挖掘、整理拼復的過程實際已經歷經了羼亂(disturbance)的結果;如何
就考古資料的扭曲情況進行解讀,並置入傳世文獻的秩序中,修復出比較合理的醫療史
圖像,無疑是史學家極具冒險又辛苦的工作。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見於《死生之域》、
《生命史學》及《旅行者的史學》三本專著。
在我研究中國醫學史的歷程裡,沒有注意中醫外科史的問題。目前中國醫學史研究的主
流,基本上是針灸、內科傾向所建構出來的身體觀(感)及技術史,不少醫學史研究者
以學習針灸做為入門,甚至本身即是針灸醫生。然而,如果回顧歷史,外科的起源無疑
早過內科;人類在環境受刀傷,皮膚有潰瘍,易受感染,甚至各種原因造成體表的腫脹
,或者骨傷脫臼等等,無疑占絕大部分。內科的成立需要在經絡學說、臟象學說等條件
成熟後,才逐漸與外科有所區隔。最早醫學的目光所凝視的身體是皮膚、肌(筋)肉、
骨骼,而不是相對抽象的氣、經脈等概念吧!
未來十年,我將從事中醫外科史的相關課題的探討。例如:中醫外科的分流;中醫內科
的擴大化,以及外科的「內科化」的原因為何?如果我們重新從外科構思中醫的身體觀
及技術史,將會與現行醫學史的既有研究成果有什麼不一樣的新面貌等等。我也想在研
究的基礎上,將成果影像化。我也極有興趣行有餘力撰寫歷史小說,並在C.P. Snow的
The Masters的啟示下,反思及回顧什麼是學院生活。
據說有一種稱為「旅行者的史學」。歷史學者彷彿遠途的客旅相見,雖然不知其姓名,
但忻忻論學終日而不覺困倦;就讓我們與我們之前的世代,及一同尋道的同儕保持合一
性的對話,並等待我們之後來到的求道者。
http://www.ihp.sinica.edu.tw/people_page/p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