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YHyen (CYHyen)
2015-10-21 11:18:03※ 引述《LeeGarDer (Legendre)》之銘言:
: FB上常常看到有海賊王、棒球大聯盟之類的__典語錄粉專在散播正面能量
: 但反過來散播負能量的好像比較少一點
: 所謂負面能量台詞或場景就是那種一聽到(看到)會鬱悶一整天的
: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
: 對我來每看到絕望先生的這回心情就會超差
: http://i.imgur.com/3pqulSJ.jpg
: 社會上都鼓勵助人,但這篇又點出了部分人求回報的心態
: 剛好我又是那部分人,看了以後有種被一箭穿心的感覺,搭配這張可以鬱悶一整天
: http://i.imgur.com/lyV9aU2.png
: 對大家來說,最讓人充滿負面能量的場景或台詞是...?
我不知道為什麼原PO好像感到被婊到了,我想只是沒有跟我一樣的人生觀點。
先講結論:人從事任何事情都是為了自己好。
原PO在文中說「點出部分人求回報的心態」,dude 不是部分人,是全部人。
譬如說文中的和尚理想的狀態是助人不需要任何道謝,那他的回報是從哪裡來?
答案是在他的內心,幫助人後的滿足感、快樂感抑或是他遵守了教義的滿足感。
聖人只是比較會自慰,他們不需要借助外在的回饋就可以感到快樂了,和尚可能需要他人的一句道謝才能感受到足夠的快樂。
幫助人求回報的行為我們可以分三階段來看
需要他人實質回報 → 需要他人非實質回報 → 無需他人回報。
幫助一個人可能希望以後能換他幫你,也許只是想要一句道謝或微笑。
也或許幫助過人後瀟灑轉頭感覺自己很帥,心中澎派激揚爽到不能自己,自慰的很開心。
聖人只是比較會masturbation,或是他們只需要少許的快樂、少許的オナニー。
試想你今天助人以後會難過想吐回家失眠,你會助人?
我想幫助過人後的夜晚會睡得比較好。
基本概念講完了現在來講講例子。
例子一:
當年佛陀覺悟以前進了苦行林整天跟一群人一起自殘想藉此覺悟。
但佛陀認為這樣不能達到覺悟,回報是零,卻要整天自殘於是後來就不幹了。
他旁邊的師兄弟們認為這樣可以達到覺悟,覺悟以後可以脫離輪迴之苦,於是繼續自殘。
自殘到可以被取個外號叫做內臟。
數學上我們來假設輪迴之苦是-40 自殘是-5
從事自殘而減去輪迴之苦 -5-(-40) = 35 > 0 於是他們做了。
從事自殘不能減去輪迴之苦 -5 < 0 於是佛陀不幹了。
例子二:
衝動型犯罪。
在酒吧兩人發生口角,當下有個智障火大到不行,視野變得極其狹窄,在當下他只希望對面閉嘴。
於是他拿了手邊的酒瓶砸下去,他只想到他閉嘴我會快樂一點,但因為視野狹窄了,沒想到後面的刑事會讓他超不快樂。
當下他也只是想要追求自己的快樂(閉嘴),行為模式是沒有變化的。
例子三:
母愛。
愛子女看到子女幸福感受到滿足、可能感受到自己負起責任、可能甚麼甚麼。
之所以我們認為母愛偉大是他幾乎都不用你回報,所以才偉大。
但我們沒有規定人不能從生兒育女的過程感到愉快跟幸福吧。
例子四:
賭氣。
今天可能上PTT看到有人講屁話說人都是為了自己快樂,我要去幹一件不快樂的事情。
媽的這其實只是賭氣,賭贏了就感覺爽阿,還不是為了爽幹些不爽的事。
總結是人從事些甚麼都是為了自身的快樂,只是有些快樂可能比較隱晦或是遙遠。
為什麼要看EVA讓他強暴我腦袋?因為遺憾的是在這被強暴的過程我很快樂。
為什麼有些反SAO人要看SAO?因為他們才有題材可以戰、看到SAO支持者跳腳感受到快樂。
總之我覺得原PO以及各位不用太對求回報這件事太在意,你們只是比較不會自慰。
去圖書館順道幫老人開門 然後我就被警衛拉去樓梯間了XD
所以說,社會上的人如果精通自慰,鳥事就會少一半(?
作者:
s870262 (范)
2015-10-21 11:32:00推
作者:
CYHyen (CYHyen)
2015-10-21 11:32:00精通自慰可以少人機機歪歪,不過說實話的你從被幫助角度來看,只是道個謝就可以受幫助大多做,有人是面子比較重要就拉不下面子,他也有維持他面子的快樂,或是放棄面子的
作者:
CYHyen (CYHyen)
2015-10-21 11:34:00不快樂
作者:
brianoj (馬可先生)
2015-10-21 11:51:00大方向看似沒問題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作者:
brianoj (馬可先生)
2015-10-21 11:52:00如果有的快樂是隱晦而遙遠的, 那當下的又是甚麼
作者:
canon15167 (è®“ç´”æ„›å†æ¬¡å‰å¤§)
2015-10-21 11:53:00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作者: migumigu (ククリ) 2015-10-21 11:53:00
求回報或接受施捨感到羞愧恥辱都是人性一部分 不會因程度低就不見 我想絕望先生只是點出其中負面的部分 畢竟普遍都在歌頌美好(助人的美好) 難得的黑暗面描述就引起原原po共同鳴了。 不過事情好壞都是兩面共存的 不看著一邊就忘了另一側才是
作者:
brianoj (馬可先生)
2015-10-21 11:54:00廣義一點來說, 人最後的行為就是自己判斷想做的行為這倒有點像邏輯問題了, 只不過最終判斷依據大多是"快樂"
作者:
hdjj (hdjj)
2015-10-21 11:56:00專注自慰六十年,你也可以成聖
作者:
CYHyen (CYHyen)
2015-10-21 11:57:00有得快樂是隱晦而遙遠的,當下的是投資,譬如自殘的人他們根本不知道甚麼時候才會脫離輪迴,但他們就是相信了人的確就只是會做自己判斷想做的行為,實際上就是追求快樂只是不一定是當下的快樂,而是以後的快樂我理解你的觀點想講最終判斷依據有非「快樂」 但我的觀點是就「快樂」
作者:
ck8861103 (puppy4ever)
2015-10-21 12:02:00延伸閱讀: 安德魯經濟學
作者:
LOVEMS (ç‰åˆ°è¶ŠéŽå¤©ç©ºé‚£å¤©)
2015-10-21 12:03:00你自慰學?
作者:
LayerZ (無法如願)
2015-10-21 12:05:00人自私,任何選擇都是為自己好,但是每個人價值觀不同不是每個人的回報都是金錢,無視別人價值觀只會悲劇ww對某些人而言,甚至滿足"幫助人會被回報or被背叛"的好奇心,也能夠成為幫助人的理由
作者:
gametv (期待著今天)
2015-10-21 12:25:00推這篇,還有自私不一定是壞事
作者: gohpx (懶得想) 2015-10-21 12:25:00
說快樂 個人感覺到不如說是自我滿足更適合
作者: ARTORIA 2015-10-21 12:26:00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句話一直被誤用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人若不修習自己的德行 則天理不容後來莫名就變成自私的人最愛用的一句話
作者:
canon15167 (è®“ç´”æ„›å†æ¬¡å‰å¤§)
2015-10-21 12:28:00反正文句古今異義也不是新鮮事了
作者:
togs (= =")
2015-10-21 12:55:00人做的所有事多少都摻雜滿足自我的成分在內 或多或少而已
作者:
arcanite (不問歲月任風歌)
2015-10-21 12:59:00難過時摸著自己的雞雞 那會讓你快樂一點
作者:
pd3mnd (金木/琲世我兒子 +皿+)
2015-10-21 13:32:00推!
作者:
Kaken (← 看到他請催稿)
2015-10-21 13:54:00人不為(ㄨㄟˊ)己 人不為(ㄨㄟˋ)己聲調差兩聲意思差很多啊 XD
作者: graydream 2015-10-21 14:35:00
人如果因為怕自我滿足而不去做什麼事,也是自我滿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