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是三國志的遊戲畫面
http://imgur.com/ZiMelFH.jpg
首先有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如果今天選擇的策略是「龜縮」,被滅亡
就是遲早的事。
孔明北伐,個人認為目的在於取得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據點,從上圖
來看大約就是地圖上的13郡,只要取得這個郡,西川的兵馬就可以陸
續進駐,到時候的策略就很單純
一、孔明從13郡往東打
二、聯合孫權從24郡往北打合淝
(以前二的部份,則是命一上將從19郡荊州往北打)
根據 wiki,226年,孔明將大軍進駐漢中(上圖大概29郡附近)訓練,
227年上出師表,228年,孔明派趙雲跟鄧芝做為要由斜谷道北攻的疑
兵,曹叡中計,派大將軍曹真防趙雲等,孔明就率領主力向祁山進攻
,包圍祁山,準備打下作為北伐前哨。
但孔明錯就錯在派馬謖到街亭防禦張郃:
http://imgtu.lishiquwen.com/20150928/1443449910255634.jpg
結果街亭失守,孔明及趙雲的軍隊就必須撤退,不然張郃跟曹真的軍
隊就會反過來打漢中。
228 年底,孔明再北伐,目標鎖定陳倉,也就是上圖第二次北伐的路
線(走上次斜谷道的路線已不可行),結果陳倉由郝昭守城,孔明幾次
用計要打陳倉,都被郝昭破解,打了二十幾日,孔明糧盡只好撤退。
230 年,曹魏兵分兩路伐蜀,但沒有成功。孔明從漢中出兵要打曹魏
固然很困難,曹魏要打川蜀也不容易,天險不是喊假的。
等到 231 年孔明要再北伐時,這時已經是司馬懿統兵了,司馬懿的策
略就是等孔明軍糧盡,自會退兵,這次北伐又是無疾而終。
234 年,孔明這次學乖了,先把兵糧屯在斜谷口,而且聯合孫權在24
郡出兵打16郡的合淝,令曹魏必須兩面作戰。
結果,在孔明備戰的期間,孫權的十萬大軍被曹叡打敗,等孔明要打
的時候,司馬懿再度用老招不出戰,過了約半年,孔明積勞成疾..
從上面可看出,孔明一直想北伐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拿下一個進
可攻退可守的據點,比方曹真、張郃、郝昭、司馬懿等人防守蜀軍進
攻的據點一旦被孔明拿去,他的糧草跟兵力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進
駐,曹魏將再也拿不回來,之後就不再是困難的「北伐」,而是較輕
鬆的「東進」,就算孔明過世,後繼的將領依舊能在這裡繼續伐魏的
工作,而曹魏永遠沒辦法舉全國之力防禦蜀軍,因為有東吳在。
假設不北伐,從上面就可看出,曹魏也不會閒著沒事就不打你,230
年就舉兵伐蜀了。
其實理論上,蜀軍佔有漢中的情況下,可以從漢中聯合東吳打襄陽,
應該會比北伐單純一點,我每次玩三國志,都是先拿下荊襄,然後幾
乎就等於統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