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認真地在想要不要回篇文章來討論這件事情。一方面現在大家實在不愛長文,
寫了搞不好沒人看不是很划算。另一方面寫這種東西很花時間。
所以我決定採取折衷方案,想到什麼寫什麼,各位看看就好。
先講結論。
我的觀點是:這種書單由學校教師視情況推薦學生閱讀是可行的。
但是不適合作為作業或者評量標準強制執行。尤其大規模的推行尤其不可,
會有很大的問題。
從技術面上來看,「經典」意味著這些內容相對於其他作品比較有學習價值,
比較有優越性。但是,這有誰能夠論定呢?是家長與老師。
可是,要從這些名單當中學習的人是誰呢?總而言之,不是訂定這些書單的人。
不同的知識背景之間造成的差異會讓這一類經典清單的確立近乎不可能。
除非有人同時能掌握ACG、電影等大眾文化的脈絡,又同時對經典有相當完整的理解。
在一般家長或者學者的世界裡面這種人非常稀少。
但事實上,大眾文化的故事結構絕大多數脫胎自經典的架構。
可以說,今天八點檔連續劇與ACG玩過的梗幾乎莎士比亞與大仲馬都玩過了。
網路上甚至有所謂的編劇資料庫,把各種橋段跟轉折整理起來以供黔驢技窮的作者使用。
對專業的編劇或作家來說,這些能力並不是很稀奇。
在這些人當中,優秀者的作品就像是經典的還魂一樣,
會不斷的在不同時代的故事裡吶喊著人類的本質。
我認為這才會真正證明經典的價值:這些作品當中確實有些永恆不變的寶物存在。
但是要看見這些內容並不只能透過經典展現,因為它們幾乎潛藏在今日大眾文化的每
一個部分裡。何須強迫學生一定只能從某個地方攝取?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優異作品,又怎麼能斷定誰的作品更為優秀?
如果連判定都很困難,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主張學生一定得看自己覺得最好的作品?
如果學生不吸收衍生作品,又如何理解經典的價值在哪裡?那我們要經典又有何用?
從教育面上來說,我認為最與這個議題衝突的一個大原則是:
教育必然有其極限。
身為一個教師,我不得不承認教育是效率有限的。
我們絕不可能讓所有學生都喜歡聽自己上的課;也不可能讓每個學生
都從課本裡面學到一樣多的事情;更不可能有能力適當推薦每一個學生
最適合閱讀的書籍。
因為人的知識能力畢竟有限,但學生的類型與喜好卻是無限多樣。
喜歡文言文?這我肯定幫得上忙。
喜歡社會學?還可以。
喜歡物理學?國中範圍勉勉強強。
喜歡研究數學家怎麼解決問題?這我就不太行了。
想要知道怎麼讓自己家的酒店經營更加順利?(真人實事,沒有唬爛。)呃……
這樣的狀況適用於教育體制內的每一個部分。
我們絕不可能保證教學設計適用於每一個學生的需求。
有些人就是適合在社會大學裡面一邊撞牆一邊成長,
也有些人在乖寶寶的課堂時間當中能夠愉快的學習,並沒有好壞的差異。
調和這些缺陷的方法之一是讓學生擁有部分自行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利,
但人的生活時間是有限的,規定的教材越多,能自由選擇的本錢也就越少,
整個教育體制的天秤也會因此往某些特質的學生傾斜,並不公平。
難道我們的教育只承認能看懂尼采與佛洛伊德的人嗎?未免也太狹隘了吧?
有些人說這個計畫屬於「選修」,亦即有興趣的學生才參與的內容。
但是作法並不是太大的重點,而是這個理念並不尊重學生,
而且明明就在教師工作範圍內早就可以做的事情卻要用國家級的經費來做計劃,
要說沒有打算過大規模推行真是鬼都不信。
綜觀而論,我覺得經典書單的問題並不在於裡面的東西是不是經典,
而是我們的教育並不真的這麼需要經典,至少沒有需要到得特地強迫學生念的地步,
現在台灣學生念的書太多了。知道有哪些經典,
是為了總有一天要理解這些經典的價值到底在哪裡。這樣子我們才能夠從今天的
社會文化當中萃取出真正美好的事物作為我們這個世代的標誌,
也作為下個世代的路標,為他們指引走向明天的道路。
就算是孔子,他的弟子也歷經數百年的努力才為他掙得了至聖的地位。
今天所流行的大眾文化,不管是動畫還是遊戲還是電影,或許總有一天也會有
那麼一兩部成為不朽的存在。
學生要從經典當中學習的才不是這些經典的名字作者內容大綱之類的狗屁,
他們必須要從中學習何為人類的本質,然後學會排斥那些劣質的作品,
學會去追求那些永恆美好的事物,也學會怎麼當一個更好的人。
這些事情才不是在網路上少少幾堂導讀可以解決的,
需要思考、需要自由、也需要一個寬容的環境。
徐志摩之所以偉大,絕對不是因為康橋很美麗,
而是因為他對人生與世界有著無止盡的愛與熱情。
孔子之所以偉大,也絕對不是因為他是至聖先師,
而是他嘗試著用理想挽救一個即將衰頹的時代。
佛洛伊德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嘗試著用科學方法挑戰前人未曾踏足的世界。
難道這些人性的美好之處在ACG裡面看不到嗎?非得去看某些人覺得很棒的書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