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跟美洲地區,相對於歐洲對於戰爭的忌諱,本來就沒那麼重。
反過來說,對於「戰後轉型正義」也不是那麼在乎。
這點可以從台灣現行的政治生態,
還有日本的政治生態依然把持在那些門閥手中,看出一些端倪。
舉個不甚相近但可以借鏡了例子好了。
德國敢把希特勒當作可愛商品販售嗎?
當然德國沒有所謂的ACG產業,
但同樣的概念下,他們敢把「元首」當話題嗎?
「 完 全 不 敢 」
不是拿出來嘲笑或是戲弄就可以。
是完全不敢,提都不敢提。
這就是紐倫堡大審所帶來的震撼,也是轉型正義徹底執行的結果。
前陣子,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鬥》過了智財保存期限。
歷經70年,終於再次出版。
結果厚度是原本的兩倍,為什麼?
因為在同一本書裡面,加了300多條註解告訴你這些思想哪裡有問題。
這國家法律明文禁止納粹有關的任何崇拜。
前陣子德國人終於有人拿「元首」出來當創作題材。
內容極盡挖苦、嘲弄、惡搞之能事。
結果呢? 德國人的反彈超大,
「這種事情不是可以拿來開玩笑的,你根本不該提起。」
這是德國人的想法。
「有些事情不是那麼容易分得清的,關於現實與虛擬。」
這是德國人對待過去錯誤的做法,反觀日本人呢?
竟然可以把二戰的軍艦各種可愛化,攻擊珍珠港感人化。
這差距之大,可不是什麼「這只是遊戲啊」就能帶過去了。
當然,總是有人愛說什麼「勝的才是正義的一方」。
這種想要把話題拉到本質論的無聊人士,那只是讓話題無法接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