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mallplug (廢到笑)》之銘言:
: 很多創作者一開始目標都設的很遠大,人設背景都十分詳細
: 其實我覺得能把一個故事有始有終有邏輯的說完整就是很厲害的成就了
: 再來我一直覺得台灣的作品常常被要求要有台灣味
: 但台灣味是什麼?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日系作品那套劇情能吃透台灣?
恕刪(深深鞠躬)
: 但是明明身邊有更貼切生活的東西可以寫,卻老是要去掌控自己不熟稔的東西
: 因為加了陣頭文化或是原住民圖騰才更有台灣味?
: 也許是這類作品都有經典大紅過,但是仔細看其實會發現主題都更貼近生活
: <魔法阿罵>在於世代隔閡和親情描述
: <返校>關鍵也不是在於白色恐怖而是個人面對集權下的掙扎
: 只有好的故事才能襯托出這些台灣特色的美
: 而不是有了所謂台灣特色就能寫出一個好故事
談論台灣味這件事情 這篇其實寫得輪廓不錯 讓我來挖挖深
舉個例子 小林家的女僕龍 小林是個"科技業"上班族 就稱程序媛吧
這種上班族在台灣應該看不到 無論公司形式 規模 特色通通都不一樣
台灣的程序媛(如果是女的) 她們的生活 辦公室戀情對象 生活排遣也肯定不同
雖然日本漫畫(就例子的女僕龍)或多或少帶有美化 但台灣版本的美化方向一定選擇有差
抱怨爆肝 加班 薪水又不見得好(?)
甚至很有可能根本不可能維持單身(?) 因為早早在學生時代就有穩定的交往 出社會
超音速的兩方不兵變 然後就結婚現在抱小孩(小林的年紀單位)
只要認知到這點 台灣味並不會很困難拿捏 甚至不需要刻意動用到巨大差異化的敘述
如陣頭和廟會之類的 那反而可以當作生活點綴
之所以台灣創作者很少能夠寫出這種差異 雖然有點討戰啦
但是我認為有幾個理由:
其一 觀察的樣板來源
商業的理由所以觀察樣板就是日系作品 看久了繭居(對不起) 甚至常跑日本 所以某種程度
和日本覺得比較親密(或許) 自然會預設"台灣多數都是代理 代理作品的樣子就是標準"來
書寫 於是就看起來變成一種學習
這裡還能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快速辨識作者來源看學校學期制度就知道來自哪裡 日本是
三學期制度 台灣是兩學期 關鍵用詞一定有差 粗糙辨認在遮住作者名稱時是個好切入點
模仿品會出現三學期制度的地方是二學期制 那就有破綻
其二 對生活的不經心(或者說沒時間)
造成這個問題我覺得快要談成社會現象了 但是你看加班過勞怎樣怎樣 誰有心情去觀察生
活 生的就要死了還活 從小到大都在學校補習班考試競爭 到底一般生活圈"為什麼這樣"
沒思考沒有創造過 大家都很魚乾 於是習以為常麻痺 所以無法掌握要點
而通常這種乾枯的情況在當人有寫作慾望時會特別顯著 回到第一點
其三 呈現感依賴某些特質符號是偷懶
不戰種族又不戰人種 但是住的地方不同 山海的孩子和水泥森林的就是不同 觀光難聽點
...對不起 存在獵奇心態 這種刺激感最快 某種程度上去了不見得要理解 覺得好用就取
於是拿起來用上去就變得很隨意 又是另一種"不經心"的敘述方向
一個已經不知道怎麼生活的人去使用這些要素 自然會變得空洞 然後會摻雜某些方便好找
資料的東西來填充 於是就是個殼狀產物
套句電蝦說法 一個機殼各自表述(好像記錯了?) 裡面裝啥會導致和諧程度有差 所以看起
來就是有差異卻不自知 進而造成某種"不對"的狀態
言歸正傳 要求台灣味這種東西本身就是不了解台灣到底是啥的輪廓或約化草率說法
好好的生活 好好的觀察和寫作 就能夠展現出差異和獲得共鳴了 真的
題外話 最近網路上看到個粉絲團的新企畫宣傳
科學園區RD(29)早上起床發現自己結婚了 老婆還是個七十二柱魔神肉身代言
看到差點噴茶 這三小東西 但認真想想 好粗暴但是肯定跟日本人玩法不同吧
看起來短短介紹很有惡趣味 我還蠻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