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zerosystem12 (= ̄ω ̄)》之銘言:
: 小提醒,此篇沒有鬥爭意圖而是正常討論
: 當有人提到Vtub"人氣"一詞
: 應該以哪項數據做為標準
: 現在大概是沒有共識的吧
: 以下我將提出自己的看法請大家參考
: 1.訂閱
: 訂閱我認為是相對不準確的數據
: 因為訂閱在水管是最不花成本的動作
: 只要開多帳號,1個使用者可以在同一個V身上投入複數的訂閱數
: 如果不要算會開多帳的人
: 對於DD來說,在耐久回幫忙訂閱但以後卻沒怎麼看的也是很多
: 所以這部分會有誤差
: 而且,對於歷程較久的V來說
: 一般人不會特意取消不常看的V的訂閱
: 因此訂閱無法表現出"人氣下降"的量
其實你把訂閱跟同接比例拿來對照一下,訂閱高的同接比例也差不多低。
的確訂閱不能當成人氣指標看。
至少在Youtube不行。
: 2.SC量
: SC量可以當成是訂閱者喜歡V的程度
: 但要當成人氣指標則有點不一樣
: 因為SC能投的上下限會大幅左右這個數值
: 如果每個人能投的金額都一樣
: 那SC應該可以當成是人氣指標
: 故SC能代表人氣的深度而非廣度
: 以人氣一詞的定義下,應該是廣受人喜愛
: SC有正相關但無法表現出人氣廣的一面
就鐵粉的數目,還有你直播的時間也會影響到SC
這邊我有提到
https://www.pttweb.cc/bbs/C_Chat/M.1638344966.A.2F3
不過SC金額表現出來的鐵粉只是就財力來看
像是烤肉Man跟畫師這類的創作類鐵粉看SC不準,需要照Vtuber提供的Hashtag來搜尋
才能看個大概。
另外SC也不一定代表會員類型繳月費的鐵粉,以及綠界鐵粉。
所以SC其實是一個很不具說服力的指標沒錯。
: 3.平均同接數
: 平均同接數是指同時觀看人數除以撥放時長
: 這個值也有點不準確
: 原因是有的V有念SC環節人數會降得非常低
: 這個數值會被時長拉低無法表現真實面貌
: 如此對於會念SC的V這數值就不太準確
平均同接數這個我不清楚youtube會不會提供,不過同接人氣跟配信時間
以及節目類型其實是有些關係。
擅長雜談的VT在雜談節目同接就會高一點,歌勢更不用說了,李李鈴蘭
之前就有人說過,歌回的人數是double起跳。
另外特殊節目,如初配信,新裝發表,跟與名Vtuber連動都會抬升同接數。
所以說同接也的確不能代表真正的人氣指標。
: 4.同接數乘以觀看時長
: 這個值我覺得是最不能代表人氣的
: 原因是這個數值代表乘號的兩邊是等價的
: 一個觀看人數 = 一個小時
: 這是很不合理的
: 舉例如果A是同接10000開3小時
: B是同接12000開1小時
: 看起來B的人氣和A差不多
: 但在這個數值上會變成A人氣是B的近3倍
: 但實際情況是同接人數多20%比時長多開2小時要難的多了
這個同意,我做調查也不拿這個來看
: 5.最大同接人數
: 我認為這個值代表人氣大概是最接近的
: 原因是最大的同時觀看是一個上限值
: 有人氣基底才有辦法突破這個數值
: 但是這個值也會被很多因素影響
: 例如企劃內容,是否連動,是否撞車,時段
: 因此要以一個月平均或季平均值來代表
: 那是否就代表那些歷史紀錄的最大同接代表V的人氣呢
: 反而相反,那些歷史紀錄同接應該不計
: 因為出道這種極其特殊的例子
: 一個V就只有一次,很多同接是好奇心而來的
: 應該不能當作是V本人的人氣
: 而且出道同接應該要算成是箱的人氣值
: 因為出道時觀眾對她們的認識是0
: 會去看是因為箱的招牌而去的
: 舉例如果 A出道時同接5萬
: 一段時間後B出道時同接7萬
: 我會認為是箱的人氣在這一段時間成長了40%
: 而不是B比A人氣高40%
: 以上一點拙見
: 希望大家能心平氣和的討論自己的看法,謝謝
我是不建議用最大同接人數來看,因為你這樣等於忽視了隱藏的觀看群眾
就是時間來不及趕上只能補檔的。
還有就是配信的同接計算這件事本身是非常謎的,因為同接隨時在變動
你要確認最大同接數,除非Youtube有提供不然你得找一個工具或小幫手
幫忙計算不然很難。
另一方面就是,不是每次配信最大同接都會很相近,前面有提到了,節
目類型有差就有差了,所以這樣人氣估算會很難。
當然也可以找該Vtuber最大同接數的影片,問題是配信結束後同接人數
的資料是不會留紀錄的,結果還是回到老問題,怎麼觀測?
我個人看過自己調查的資料後是是覺得,配信一周後的觀看次數是比較準確的
數值。
當然不能以個人看,要把每次配信當成單獨的資料來看。
真要談Vtuber的人氣,站在不隨便亂比較Vtuber的立場來看,其實我是不太建
議搞出一個指標。
一來,就我現在收集到的數據,Vtuber人氣真的不是重點,Youtube的演算法
要玩你,絕對有辦法把各項指數弄到很難看。
反過來說真要得到命運眷顧,也可以讓你突破同溫層,像茸茸鼠那樣一飛衝天。
所以硬要去比這根本沒意義。
我現在也盡量不做誰誰誰贏誰誰誰的評論,著重在配信跟影片的各項參數分析
然後找出為什麼這影片人氣高,那影片人氣低。
這樣的資訊是有參考價值的,比方說差的分析完就可以避免,好的分析完可以
學起來。
至於Vtuber互相比較就算了,聽說日本那邊把這樣的行為叫做鬥蟲,感覺不
太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