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小弟國中全校第一進第一學府,後來念台大玄學系,本身自認跟天才沾不上邊,不過見過的天才應該是真的算多,就來分享一下見聞。
剛進高中,班上是能感受大家都自信噴發,真的有把其他人(一樣都是第一志願的)當白痴的那種感覺,我自己也有一點自命不凡,現在想來是滿好笑的。
不過隨著第一次考試以後,能保持自信的大概就剩一成,剩下各自都得找出路,有的是往成績外發展,社團、競賽等等 像我這類一路軟爛的也是有,我最爛一度是全校墊底。
那時候就覺得同學都天才都神,但其實隨著校園生活深入的認識,能發現大部分我起初認為是天才的同學,都在國小國中甚至更小的時候就接受很多的栽培,具體就不贅述。在彼此生理機能沒差太多的情況下,受栽培時間的長短不太可能被簡單彌平,也就表現實力的強弱,而在不認識到這層關係的時候,就很容易把實力強的人認為是天才。
之所以我在觀察後會有上述歸納,是因為真的有那種無法解釋的天才,不過他們不會去鄙視人,大部分都在煩惱人與人理解的問題。
像我曾經在問作業題的時候鬼打牆一陣子,被天才當眾羞辱:「哇,你是白痴嗎?這個你真的不會?」當下是很錯愕,倒是沒有很生氣,因為我知道他是真心覺得我可能是白痴。不過可見這類天才會因為「無法理解周圍人為何不理解」而苦惱。
所以回到一開始命題,天才究竟會不會把周遭的人當白痴呢?
我的答案是會,而且是真的把你當智能問題的白痴,不帶入任何鄙視地。
至於那些帶有情緒鄙視的偽天才,他們單純只是想展現優越而已,而我認為動漫中的傲慢天
至於如果是我,跟被天才當白痴比起來,我更想要的是被鄙視吧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