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sa3717 (FishCA)
2024-04-04 12:55:17※ 引述《dren (DDReN)》之銘言
: 以科技角度
: 說這話真的莫名其妙
: 數值 數字到了 該叫就要叫
: 想想鬧鐘時間到了不會叫
: 你會不會起肚爛
: 往前推上次叫的時候
: 衛星飛過會叫才扯
: 地震檢測一堆民間機溝都有在做
: 數值就擺在那 這麼大沒有叫
: 在凹不夠大 傻眼貓咪
: 你飛彈飛哪誰知道 叫得特別大
: 後面意圖誰知道
: 認真說 如果覺得不夠大
: 那就把標準拉高
: 沒有7.5 一律不許叫
: 就像對面 沒有38人以上 一律不算重大
: 不然你明明會叫 關鍵時不叫
: 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乾脆點以後都不叫不是更好
: 反正沒有智慧型手機前
: 也沒人在說會不會通知阿
: 一律不准叫
: 只能讓村里長廣播
: 或官方放防空警報不是簡單明瞭
: 還在那邊誰叫誰不叫 真得莫名其妙
: 人民沒有過太爽 反倒標準像對面越來越高
: 講話越來越極端 人民要自重阿
: 真的挺有趣
因為一開始就低估地震規模
所以某些地區實際有達標但沒有地震警報
到這個部分都可以理解
要提高精確度其實也沒問題
氣象署:好我們把警報發佈的規定彈性調整
某交通委員會立法委員:
「簡單粗暴的做法是在全國各地插滿觀測站,但預算投入的成本跟效益是兩難,如果投入幾
十億幾百億,當然可以增加更多測站、更高精確度,但邊際效益有限,政府的錢不能這樣花
。」
?????
作者:
wai0806 (臣妾辦不到啊)
2024-04-04 12:56:00就故意的啊 嫌檢舉達人煩 微罪不舉囉 嗚呼~
作者:
Srwx (Srwx)
2024-04-04 13:11:00邊際效益沒問題吧? 可能預算加1倍然後提早0.1秒 那我也不要
作者:
mealoop (肉oop)
2024-04-04 13:11:00本來就沒啥問題
作者: CCNK 2024-04-04 13:12:00
好像有些地區就直接被排除了 台中倒是發很快
作者:
koy784512 (我永遠喜歡風真いろは)
2024-04-04 13:16:0088
作者:
motw1999 (我的拳可還沒生鏽啊)
2024-04-04 13:17:00888
作者:
tomalex (托馬列克斯)
2024-04-04 13:17:00(′・ω・‵) 還以為跑錯版
作者: CCNK 2024-04-04 13:18:00
他講到單位不行啊 88
作者: clover1211 (絕處合易幾逢生) 2024-04-04 13:23:00
虧了國庫幾千億的政府 在教育人幾十億幾百億防災的邊際效應 嗯 就可嗎
作者:
hsiehfat (Okami)
2024-04-04 13:24:00我不知道這種測量有沒有邊際效益,如果真的有,那多花錢確實意義不大
作者:
anpinjou (大炎上、確定ですわ。)
2024-04-04 13:33:00哈哈 恭喜啊
作者:
Richun (解放左手的OO之力)
2024-04-04 13:34:00是有邊際效益在,加那些測站跟捷運延伸到人不多的地方很像
作者:
info1994 (凹嗚~)
2024-04-04 13:35:00但是可以租貴死人的辦公室,用一兩年就拆掉。然後部門可以幾乎一年都有人出國happy
作者:
mealoop (肉oop)
2024-04-04 13:35:00加幾十幾百億就為了警告邊緣的準確度 這本來就不值得啊
作者:
mealoop (肉oop)
2024-04-04 13:36:00啊都特別舉例某人了 那有沒有看他也有臭辦公室的預算哪裡大了 警告邊緣表示震度就沒那麼大啊
作者: key7110 (因果 無常) 2024-04-04 13:39:00
司馬昭之心
作者:
Lisanity (桃園劉在石)
2024-04-04 13:40:00恭喜你啊大中天.jpg
就如果當初不會低估就好=>要建更多測站精準觀測這樣想難道效益很低嗎~還是我們繼續罵微震被吵醒 強震不告警
作者:
aaaaooo (路過鄉民)
2024-04-04 13:50:00花在這上面又不能回收 至於回收到哪邊去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