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edama ( )》之銘言:
: 心得:
: 看完魚夫這篇文
: 我查了教育部台語辭典
: 確實只有收肉燥沒有肉臊
: 但我覺得正字應該還是「臊」
: 畢竟臊子這用法很早以前就有了
: 後來肉臊與肉燥字型相近通用
: 現在台灣是肉燥這個用法比較常見
: 所以辭典才只收錄肉燥
去看一下漢字字義不就知道哪個字是對的
https://i.imgur.com/mJIRzEz.jpeg
燥的國語字典解釋
原本就有切碎的肉末之意了
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十.肉鋪》:「且如豬肉名件,或細抹落索兒精、鈍刀丁頭肉
、條攛精、竄燥子肉。」
所以宋朝開始就以「燥」字來稱呼碎肉了
續修四庫全書本《夷堅志·三志·己卷·善謔詩詞》:「便做羊肉燥子,勃推飣碗。」
續修四庫全書本《西湖繁勝錄》載有「蝦燥三刀」「燥子決明」。
叢書集成新編本《山家清供·蒿蔞菜蒿魚羹》:「或加以肉燥,香脆,良可愛。」
武英殿聚珍本《北行日錄》:「初盞,燥子粉,次肉油餅,次腰子羮,次茶食。」
還有很多宋人的紀錄就不多提了
總之一開始就是以肉燥開始了
用「臊」字來稱呼已經是元末明初了
倪瓚的《雲林堂飲食制度集》
「煮餛飩:細切肉臊子,入筍米或茭白韭菜藤花皆可,以川椒杏仁醬少許和勻裹之,皮子
略厚小,切方,再以真粉末捍薄,用下湯。煮時用極沸湯打轉下之,不要蓋,待浮便起,
不可再攪。餡中不可用砂仁,用只噯氣。」
但同一本書中也還是有用到「燥」
「燒豬臟或肚:先用湯煮熟前物,入切碎蒜片並粗燥子合鹽少許,就鍋內竹棒閣起,蓋鍋
熳火燒之,鍋內仍用水一盞。」
https://i.imgur.com/aHksZ8t.jpeg
臊的國語字典解釋
看起來原本字義就不包括切碎的肉末之意
只有「臊子」才有那個意思
例如《水滸傳》
https://i.imgur.com/xRtFY1E.jpeg
《水滸傳》也是元末明初了
看起來寫成「肉燥」才是對的
「臊」比較像是通假字(不是六書的假借字)
就和「臺灣」被寫成「台灣」
「滷肉」被寫成「魯肉」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