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 用天主的眼光看待萬物

作者: johanna (HANA)   2014-04-10 05:53:53
教宗方濟各:用天主的眼光看待萬物
http://ppt.cc/AZd5
4月9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
教宗從這週開始講授聖神恩寵的系列要理,首先是「智慧」。
他勉勵基督徒不要平淡無味,卻要有天主的味道,進而傳播基督的溫柔與愛。
智慧是聖神七恩的第一項,
智慧的恩寵就是用天主的眼光看待萬物;看待世界,看待形勢、狀況和問題。
有時我們看待事情是出於個人喜好,或按照自己的心境,懷著愛恨和嫉妒……
不!這不是天主的眼光。智慧是聖神在我們內做工,使人用天主的眼光去看待一切。
聖神構成教會和每個基督徒的靈魂與命脈。
祂是與我們共融的天主之愛,始終在我們心中,把各類神恩通傳給接納祂的人。
智慧的恩寵不是人的聰明,而是源自人與天主的親密關係、子女與父親的關係。
與上主共融時,聖神就會改變人心,使人覺察上主全部的熱情與偏好,
使基督徒成為認識天主的智者,人的聰明之心就有了天主的滋味和味道。
在我們團體中有這種基督徒實在太重要了!
整個團體藉著他們談論天主,成為天主的臨在與愛的美好與生活的標記。
這不是自己能製造的東西,而是天主賜給順從聖神之人的恩寵。
如果我們聽從聖神,祂將傳授我們這聰明之道,
賜我們用天主的眼光去看、用天主的耳朵去聽、用天主的心去愛、
用天主的判斷力去評判事物的聰明。
聖神賜予我們的智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
若母親能溫柔地指正子女的錯誤,若夫妻在吵鬧後能尋求和好,就是有智慧之人。
願智慧降臨家庭,與孩子們同在,與我們大家同在!
智慧不是靠自己學來的,而是聖神的禮物。
因此,我們要祈求上主賜予聖神,賜予聰明的恩寵,天主的聰明,
教導人用天主的眼光去看,用天主的心去感受,用天主的思緒說話,
使我們向前邁進,建設家庭,建設教會,使我們所有人成聖。
教宗方濟各在接見結束時,
特別哀悼兩天前被殺害的范德盧格特神父,並再次為敘利亞和平發出呼籲。
3 年的內戰血洗敘利亞,據估計已導致 15 萬人死亡,
其中 5 萬多名是平民,近 8 千名孩童。
敘利亞戰爭又導致了一位受害者,他是在那裡生活了近50年的
荷蘭籍耶穌會士范德盧格特神父,4月7日在霍姆斯被殺害。
教宗說:「范德盧格特神父是一位始終以愛、不求回報地為他人謀求幸福的人,
  深受基督徒和穆斯林的愛戴和尊敬。我為他被殘酷殺害而深深地哀痛,
  這又讓我想到在這受折磨的國家──我親愛的敘利亞!──受苦和受迫害的人。
  那裡發生太久的流血衝突,不斷帶來死亡和毀滅。」
教宗也念及那些遭綁架的受害者:
 「我也想到很多遭綁架的基督信徒和穆斯林,敘利亞人和其他國家的人,
  他們中也有主教和司鐸。
  讓我們懇求上主,使他們儘早回到親人身邊,回到他們的家庭和社團中。」
教宗邀請眾人為敘利亞地區的和平祈禱,並向敘利亞負責人和國際社會熱切呼籲:
 「請讓武器沉默,結束暴力!不要再有戰爭!不要再有毀滅!
  要尊重人道主義法律,關懷需要人道救助的人,
  通過對話與和解獲得眾人渴望的和平。」
作者: johanna (HANA)   2014-04-10 06:16:00
聖神七恩的系列要理!真是令人期待!教宗這篇道理說得很透徹,智慧就是以天主的眼光看事情,不為私利,超越好惡,充滿憐憫,就像主耶穌對想殺祂的法利塞人客氣,卻對玷汙聖殿者發怒,因為祂的一切作為都不是出於自私,而是為了天父。我也再提醒大家一次,想了解天主的眼光就得培養祈禱習慣,天天和祂對話,「用心」結識祂,和祂建立「真實的關係」,因為「理智接受」和「心中銘感」是兩回事,只有靠著祈禱,才能把學到的要理完全內化,讓聖言成為自己的血肉。正如〈瑪13:1〉的比喻,不祈禱的人,聽了聖言,就像灑種在石頭地,種子即使發芽也無法紮根,太陽一出來就枯乾了。http://ppt.cc/usDn 順便推薦耶穌會的網站,這裡每天都有福音默想的靈感提示,長期收看必會發生不可言喻的影響力。(我們的精神→依納爵靈修→心靈加油站→神聖空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