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經典的目的不是提供標準答案

作者: YangWenli (半退隱中)   2021-07-10 23:08:44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
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莊子‧齊物論
》)
台灣的中小學教育是以知識為主,即使是注重情意教學的國文科
,考試的時候也經常要背誦一些瑣碎的資訊,比如作者姓名、字號、
修辭格、國學常識等。其他學科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當然就更完
全是知識性的內容了。知識的特質就是有明確的是非對錯,考試時有
「標準答案」,選A就不可能是非A。這樣子訓練久了以後,頭腦容易
僵化,造成理解中國思想或經典的障礙。
中國思想無論儒家、道家、佛家,其實都充滿了「辯證思維」,
也就是打破二分法的限制,不從客觀、外在、量化的標準來衡量事物
的是非對錯,而是回歸到心靈直覺的敏銳感應。即使有一些客觀標準
,也只是參考用,可以隨時視情況斟酌調整,並不是所謂的「標準答
案」。如果用知識的觀點來看中國經典,便會覺得莫名其妙,比如孔
子說:「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君子之於天下也,無
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到底是可還是不可
?該做(適)還是不該做(莫)?答案模糊就沒辦法用來出選擇題、
是非題。又比如前文引用的「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或者《金剛經
》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到底該選擇佛法或非佛法,似乎
也無定論,連帶也會讓人覺得這些話無意義。
其實並不是經典本身有問題,而是讀者看待經典的心態出了問題
,經典並不是要立一個絕對正確、不容質疑的思想觀念或行為標準,
用來判斷人事物的是非對錯;反而是要通過研讀經典,讓人逐漸放下
對外在標準的依賴執著,以良知、真心、生命的真實體驗為依據。用
「標準答案」的思維來看經典,是很不相應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