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相信「必得救」=不模糊?

作者: neohippie (米國聖光肥魯八嘎囧)   2017-10-22 02:37:36
信仰是「客觀」還是「主觀」的? 我想這個問題必須回到:
上帝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存在?
對於這個問題,基督徒會宣稱說上帝是客觀 (真) 的存在,非基督徒
會說上帝是主觀 (虛擬)的存在。
若上帝是客觀的、真的存在,那信也必定(主要)是客觀存在的。比方說
我們知道地球是客觀存在,我們對地球的客觀知識與信念也是建立在
這個客觀存在上的。當然,中間也是會有主觀的成份,不過這篇不做討論。
其實這個問題我和風可吹戰過,不過我們是以:「信仰是理性還是感性?」
來論述。我當時的主張就是說,信仰理性感性都有,但主要成份是理性,
且越成熟的信仰就越理性。我還有引用兩個信心成長理論來舉例。有興趣
的朋友可以去爬文。
這裡的主張是,信是客觀「存在」。它可能有主觀的成份,但還是
客觀認知在支支持。
至於theologe在講的似乎是得救/信的標準,與論述這個標準是主觀還是
客觀的。我想這個標準的部分應該是隨上帝說的算,至於上帝的標準
對於祂來說是主觀客觀,我無法 (也沒有資格) 評論。但我們能做的
是用聖經來揣摩上帝的標準。我們可以評論說,某某的論述比較符合
聖經、某某的論述比較不符合聖經。不是說可以隨便宣稱說信仰
是「主觀」所以可以隨便下標準。聖經就是我們的客觀標準。
(神學非我強項,還請 pin, aun, sCH, jack 等人補充。)
※ 引述《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之銘言:
: 標題: [討論] 相信「必得救」=不模糊?
: 時間: Sat Oct 21 13:38:17 2017
:
: 芥菜種信vs簡單信的辯論,「假設」neo在#1PwPCwla 已經處理完了。
:
:
: 本文談另一個根本/基礎的議題,仍然延續#1NLRDZnl、#1PwPCwla等文的思路與觀點;
: 其實也是BPM88所謂的「哲學意義」、
: 「嚴格意義」或者批判哲學的「語言」(#1PsurzhS);
: 這個議題是:
:
: 我相信「我因為信而必定得救」是一個清楚、不模糊的宣稱嗎?
:
: 從信仰或教會內的語言來說是如此;
: 但從嚴格的理性檢視或者公共語言來說,當然仍是模糊不清的。
:
: 除了前面辯論的「信的內涵」不會有一個完全客觀的「操作性定義」外
: (真信-假信、真心-虛假、暫時-堅持到底....,等等的議題是不可能被取消的;
: 我想這是pin要用「最小條件」的信的緣故,因為「似乎」能夠取消掉這些議題;
: 故neo等人急著要幫pin開脫,恐怕也忽略了pin的初衷),
:
: 「必定得救」或者所謂「得救確據」,在理性的檢視來看,也是模糊不清的表述。
:
: 參#1Pv9PCjP 我、sCH、windcanblow間的對話:
:
作者: kalestorm (沒心情)   2017-10-22 04:30:00
客觀和主觀不是真實虛擬耶,情感是主觀所以情感是虛擬?幻象是虛擬的,但幻象可被所有觀看者看到,這不客觀?
作者: BPM88 (BPM)   2017-10-22 07:33:00
不是這樣切……客觀存在都因為被主體觀察而必“先“有主觀存在。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7-10-22 09:46:00
理性就是主觀的,雖然從意向性的角度,必定與「事理本身」相連結。科學人要理解「客觀性」的議題,可先從實證主義的議題入手。或者說,「符應論真理觀」。瞭解這個議題後,再回去讀Pascal博奕論,其威力才會比較明白。"若上帝是客觀的、真的存在"這句話就是主觀的,所以當然不可能證成上帝或信仰的客觀性--其實上帝或信仰也不該淪為人的「客體」,以致於有客觀性。客觀性不完全是正面的概念。所以我會轉到另一個概念,就是穩定、恆常性,你我的信仰是穩定、恆常的嗎?其基礎為何?而這些穩定、恆常也不該反過來變成對於上帝與信仰的「限制」--律法主義、(正統)教條主義等等,所以必定是一個動態的狀態--動態中有穩定與恆常,但也保持上帝/聖靈介入、修正我們的可能,但此修正也有一個基礎,例如聖經,例如傳統,例如聖徒相通(互相檢視)或者我們浸信會談的local autonomy也是在談這個東西。(當然neo若把local autonomy貶低為只是一種事務性自主,當然就不理解浸信會精神的強大之處了)那個「動態」,也就回到前面談的芥菜種信。故知情意行的動態規範,就是在談信仰的穩定、恆常性。而neo本文提到的「信仰越成熟就越理性」,其實也是在談穩定、恆常性;當然neo若偏向教條主義的方向,那這個穩定、恆常性就會被他當作「客觀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