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大,您好:
不才我剛好過去幾年有跟各地台灣咖啡農多少打過交道,
對於台灣咖啡也有一些心得跟情感,除了擔任過不少次台灣咖啡生豆評鑑賽評審外,
也有少量販售台灣咖啡商品,所以應該還算有點經驗來談談台灣咖啡囉。
先說結論,以生豆評鑑來說,台灣咖啡這幾年品質突飛猛進,
之前有喝精品咖啡習慣的朋友,要是對台灣咖啡有一些刻板印象的,
只要是有進入最後決賽的,應該都會讓您耳目一新。
不管在品種、海拔、田間管理都比以前精進,
而在後製乾燥上,乾淨度、風味的明確性都有提昇。
不過前提是指有認真準備的農民,
還有那種把比賽跟實際販售當兩件事的案例就略過不提。
至於在台灣種咖啡這件事,我想引用台灣咖啡王子方政倫在講座活動講過的一句話:
要是種其他作物收益不差,那種其他作物會比較好。比較好照顧、比較好賺。
真的,在台灣種咖啡,人工成本高,產量少,各種器具、資訊不比國外產區,
(呃,還有地方勢力的勾心鬥角)。
回到最重要是咖啡風味,農民要有感官能力知道自己種出來、
以及後製各種批次的生豆風味方向。
當然這些都要花錢......所以種別的高經濟作物真的比較快。
如果周遭有親友想開咖啡館,請勸阻,
如果周遭有親友想種咖啡,一樣請勸阻。
結論:不要想不開,拐人/被人拐去種咖啡。
順便文有對題,回覆一下b大的文章
※ 引述《billqwer (小的只是路過...)》之銘言:
: 在咖啡品質如此高的台灣
: 大家只要花個幾百幾千塊,就可以有SCAA的杯測分數80分以上的咖啡可以喝
呃,生豆杯測分數80分真的不是什麼太難的事,
基本上"在台灣便利商店"喝到的咖啡,再難喝,"生豆"的SCAA杯測分數都有80分以上。
台灣的咖啡市場競爭真的很激烈。
: 在這裡十分感謝鳴草咖啡草闆的邀請,邀請我去他們家在台中新社的咖啡莊園種咖
: 啡苗
: 我們這次種的yellow bourbon及Typica的樹苗,
: 是跟當地的農業產銷班購買的,
不同品種有不同特色,以我接觸的台灣頂尖咖啡莊園的參訪經驗,
現在都開始淘汰yellow bourbon及Typica,會留下來的是SL-34跟Geisha。
或許我接觸的莊園太極端,不過這些莊園能年年得獎,必定有可學習參考之處,
應該是風味具有優勢。這也是我想強調,最後還是要讓杯中風味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