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allouttang (Glory to Man.Utd.)
2024-04-18 19:13:15小弟剛接觸手沖咖啡一個半月
新手總是衝動
大略做了一點功課就興奮的買進器材
就先把本次的主角X ultra心得先說完吧!
當初在選手磨大概查了
封頂就是直上C40 K ultra等
往下很多人首推X pro但官方賣場已經沒了
只准你選新推的X ultra
看帳面似乎只差了表面處理 磁吸粉杯和折疊搖柄
於是乎它就出現在家裡了
直接說我的新手感覺吧
他絕對不是像X pro多數心得一樣屬於明亮清晰那路
更偏向風味均衡型(細粉多?
香氣體感均標(沒有對照組
雖然要把明亮度做出來絕對是可以的但就必須挑濾杯(可能根本是我爛
我目前是使用V60 wave 155及Aeropress
當初很興奮的買了155但最後還是幾乎只用V60
沖法是使用4:6法
V60能比較好的去凸顯各個風味
而155則是受制於本身的特色再加上X ultra的風格
出杯都屬於風味不易分開
加上後段容易堵塞以致會有很多雜味
大家認為適合新手穩定的濾杯反而讓我蠻受挫的(我就爛
相反的X ultra就容易做出甜感及body
使用Aeropress這種浸泡式的工具就蠻能出現令人滿意的結果
(當初嘗試還覺得有點受打擊 靠… 比用手沖好喝多了
使用下來並不會不滿意
但跟自己在店家喝到喜歡的比起來
主要是差在他們能做到均衡分明
而自己只能用X ultra達到均衡這項
其他使用經驗都是很好的
磨豆效率超好幾乎沒有跳豆問題
附的收納包質感很棒
至於磁吸就見仁見智 我有敲殘粉時手殘掉過一次
手大的人小拇指可能會碰到粉杯造成不安全感
唯一的抱怨是漆面較易碰傷
—
上面說完心得再來請教各位前輩
新手埋頭亂試也是一種樂趣
但現在希望能更有效率的去找尋自己明確的喜好
一開始腦衝就買了兩包半磅豆回來玩
看各大YT試各種沖法也是這樣瞎沖瞎喝銷完了
現在想法是去店家喝到喜歡的再來買豆
至少對不說頂標但是是業界的出杯標準有個概念
回來再試著複製那個味道
現階段大概知道喜歡的是淺焙日曬
再來是希望熟悉各產地的風味差異
各位是否有更推薦的方式來探索呢?
另一個問題是買了一包新豆各位會用什麼方式去快速找出自己的最佳參數呢?
最後是有看到ZP6算是味道最分明的選擇
尊絕不凡C40也會想試試
若是想升級各位會推薦嗎?
感謝各位耐心看完的各位XD
作者:
claymath (輪迴的印記 藏在我眉宇)
2024-04-18 19:27:00我都同一包豆子只變研磨度的狀態下去沖,研磨度選擇會在那隻磨豆器的手沖刻度建議範圍的中間值然後去調整通常可以兩次到我自己喜歡的口味,用摺紙濾杯搭蛋糕濾紙用類似四六法方式去沖
作者:
claymath (輪迴的印記 藏在我眉宇)
2024-04-19 00:41:00其實也沒什麼抓刻度功力 有些手磨會建議範圍 我會把那支手磨手沖刻度範圍大致上分成三等份 分別給(細)淺中 深(粗)然後 再取這幾個的中間去看 真的味道不到多試幾次就好
四六法斷水次數多且萃取時間長 味道會偏向厚實追求明亮清晰 試試總注水次數減到三次以內或是把萃取時間控制在二分鐘內
作者: vein828 2024-04-19 08:41:00
把自己喜歡的店家裡面可以點的都喝過一輪,有跟店主混熟的還可以請他推薦其它店?
作者:
claymath (輪迴的印記 藏在我眉宇)
2024-04-19 09:33:00謝謝cloud大建議,我有在摺紙濾杯上用錐形濾紙試過你說的手法 是真的有明亮感
從你的心得來看 下一支不要1z 你會收穫比較多 C40或平刀電磨會找到你想要的風味
我有Xultra,她應該不是細粉多的機器,建議原po每次微調可以大膽一點,兩大格兩大格調,風味變化比較好抓。
作者: packzoo 2024-04-19 18:42:00
前陣子從x pro s升級到C40,風味表現更加討喜,感覺豆子的價值都提升了,要升級的話可以考慮C40
作者: iverson0621 (一哥) 2024-04-19 19:25:00
樓上我跟你一樣從x pro換成c40,其實兩隻都不錯,可以同時擁有。 c40讓我覺得風味很俐落 層次分明,x pro表現不差也對的起他的價格我是有c40之後 ,覺得x pro也不錯
作者: jasren (金甘若腎) 2024-04-19 22:13:00
這麼說吧 C40跟X ultra應該都算是層次多的 只是c40的層次曲線符合更多人的口味;如果要明亮清晰風味分明 手搖大概就是zp6 但其實低細粉的平刀電磨才是最優解 ode 1 074 p100 eg1等等
作者:
Icta ( )
2024-04-23 11:16:00細粉多的刀注水的時候多繞小圈,著重在粉層比較深的位置這樣可以限縮細粉的遷移程度跟範圍全面沖刷擾動不適合細粉多的狀態這幾年也很多用細粉加上灑水器去減少擾動來配合155會塞就是相較於現在的細粉量擾動過多了後面分段只用單點注水會改善很多46法粗粉大水大繞圈跟細粉中心繞小圈也可以做出不同效果如果手法上能調節一下,一般刀會比極少粉的刀容易做平衡風味並不是所有的豆子都要極清晰極明亮才好喝
作者: vein828 2024-04-23 13:20:00
話說我最近發現之前流行的shaking其實可以去除一些細粉,金屬粉杯在磨完豆子之後拿個蓋子蓋著稍微大力搖晃個30秒再倒出,就會有些細粉黏在粉杯裡;在我的使用情境裡改變是正向的,大家可以試試
作者:
YannRu (生活的意義)
2024-04-24 23:27:00我也建議不要46就用一般沖煮控制在兩分鐘 然後推薦C40會讓風味提升層次喔
作者: hungmaxy 2024-04-26 14:38:00
我是一直用kmax幾年,剛好幫朋友買ZP6甜感比KMAX凸出,濾杯用到最後把V60放棄,都用KALITA wave跟波佐見燒梯形,用刻度6.8也不會卡水 反而V60會直接塞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