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vikk33 (陳V)
2018-03-16 19:23:45孝道是力量的罪惡 \
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YouthLibFront/YouthLiberation/Filial%20Piety%20Critique/fpc03.htm
如何對待孩子最能代表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這個道理很簡單,對待無助的弱者檢驗著人
類的惻隱之心和責任感,見證著一個社會有力量的群體遠離動物狀態的距離。"孝敬父母"
是一種成人主導的"成人"的文化,是文化,但尊重孩子是一種文明。尊重孩子意味著敬重
他們的生命,平等對待他們,愛護他們的情感,包容他們的缺點和對他們承擔責任;而不
是利用他們。然而,回顧人類的歷史,我卻發現了那多施於孩子的殘忍,孩子被變成工具
;在古代,孩子的工具化是以孝的名義實現的,到了近代和現代,孩子又同時成為一種"
新孝道"的犧牲:成年野獸和國家摩洛勾結起來,以各種"大義名份"的名義,以"傳宗接代
"和"接班人"的名義,屠殺、利用和虐待孩子孩子們紛紛老化,孩子們紛紛死去。這是力
量對軟弱的傷害,是現在對未來的傷害,是自然法則對道德法則的傷害。
這是一種永恒的傷害嗎?
孩子是獨立的人,還是"我的孩子"或"國家的孩子":"我"的孩子意味著我的責任,還
是意味著"我"的"權力",這是區分文明和野蠻的標誌。無論孩子是"我"幸福的材料,還是
傳宗接代、耀祖揚宗的工具,或主義或什麼集體的零件,都是十足的惡和十足的野蠻。把
孩子作為傳種的工具和主義的工具,是對孩子最瘋狂的利用,也是這個世界一切退化事件
和不幸的總根源。
世界上可能在也沒有哪個民族比中國人更具"傳種"和"養兒防老"的"種危機意識"了。
在這種文化中,孩子不是作為獨立的人格來看待來尊重的,而是被當做種的延續的工具來
被"喜愛"和需要的。"基因的自私"在東方社會獲得了文化上的全面勝利。這種勝利粉碎了
生命的基本價值和基本尊嚴。魯迅先生說:"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福氣的材料,並非將
來人的萌芽。"當孩子不幸夭折的時候,那些"孩子之父"(而非"人之父")也悲傷痛哭,
但總有那樣的成年野獸,他的悲痛首先不是因為對生命的哀悼,而是因為自己可能"斷種
絕戶"了。正是這種心理,我們才可能理解這個民族幾千年來對女嬰的殺害、遺棄和虐待
,一個敬畏生命而不是對孩子持種工具主義態度的人,不可能實踐這種"生命的價值"是不
平等的邏輯。
女孩兒是兒童工具主義最不幸的受害者。我經常有一種幻覺,中國大地上每一棵小草
就是我們歷史上虐待和被棄的女嬰;她們那麼弱小,那麼美麗,那麼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