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俟解》讀書心得 (3)

作者: YangWenli (半退隱中)   2020-06-15 10:02:10
讀史亦博文之事,而程子斥謝上蔡為玩物喪志。所惡於喪志者,
玩也。玩者,喜而弄之之謂。如史記項羽本紀及竇嬰灌夫傳之類,淋
漓痛快,讀者流連不舍,則有代為悲喜,神飛魂蕩而不自持。於斯時
也,其素所志尚者不知何往,此之謂喪志。以其志氣橫發,無益於身
心也,豈獨讀史為然哉!經亦有可玩者,玩之亦有所喪。如玩七月之
詩,則且沈溺於婦子生計、鹽米布帛之中。玩東山之詩,則且淫泆於
室家嚅唲、寒溫拊摩之內。春秋傳此類尤眾。故必約之以禮,皆以肅
然之心臨之,一節一目、一字一句皆引歸身心,求合於所志之大者,
則博可弗畔,而禮無不在矣。近世有千百年眼、史懷、史取諸書及屠
緯真鴻苞,陳仲淳古文品外錄之類,要以供人之玩。而李贄藏書,為
害尤烈,有志者勿惑焉,斯可與於博文之學。──船山先生《俟解》
,文章來源:網路
博文約禮出自《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
可以弗畔矣夫!」讀書是博文之事,包括讀經和讀史。讀書可以分成
知性、感性、理性的理解三層,這裡的理性是指道德理性。船山認為
讀書要提防「玩物喪志」,玩是喜而弄之,讀書只是為了滿足個人知
性和感性的需要,與道德理性無關。
明代人讀書偏重感性,讀《史記》會因為生動的文學筆法而流連
忘返,讀《詩經》、《春秋傳》會認同書中對於謀生活動(求食、求
美色)的描述。現代人讀書可能是滿足理智的、思辨的興趣,都是將
經書、史書當成玩賞的對象,無意躬行實踐。因此最重要的是培養正
確的讀書態度,讀書是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不會有所
偏差。
船山的說法似乎相當保守,難道讀書就不能有美感的欣賞、浪漫
情懷的抒發、純粹學術的研究嗎?我想船山只是從根本上指出理智思
辨、感性浪漫不能脫離道德理性單獨存在,如果能夠「約禮」(回歸
道德理性),知性和感性當然也可以有,甚至愈豐富愈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