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拔本塞源論在教育上的啟示

作者: YangWenli (半退隱中)   2022-01-27 11:49:05
學校之中,惟以成德為事。而才能之異,或有長於禮樂,長於政
教,長於水土播植者,則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於學校之中。迨
夫舉德而任,則使之終身居其職而不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
安天下之民。視才之稱否,而不以崇卑為輕重,勞逸為美惡。效用者
,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王陽明《傳習錄‧卷中‧答
顧東橋書》)
上文是王陽明先生著名的「拔本塞源論」當中的一段話,在教育
上是很有啟發性的。台灣教育充滿功利競爭的思維,科科都要考試,
成績好的學生揚眉吐氣,成為老師、家長和社會誇讚、注目的焦點;
成績差的學生則感到挫敗、自卑。不僅中學是如此,大學也不斷在比
論文數量、爭排名,要搶到前段大學的位置,把這些當成最高價值。
過度競爭的結果,恰恰背離了教育的本質。
陽明雖然是明代人,但他是很有遠見的,已經看到了上述弊端,
說「學校之中,惟以成德為事」。這社會本來就不可能每個人都走學
術路線,讀名校成為菁英;也不可能每個人對所有領域都很擅長或有
興趣。重要的是「同心一德」,也就是說雖然領域有差異、位階有高
低,但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尊重、幫助、合作是不變的,地位高、聰
明或所謂「會讀書」的人,不應該驕傲自大、自私冷漠,而是應該貢
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幫助其他人提升進步;地位低、愚鈍或「不會讀
書」的人,也不應該抱持仇恨、嫉妒、自卑的心理,羞辱報復、排斥
打壓知識分子。如果上下相互傾軋、鬥爭,國家、社會絕對不會好。
應該懷抱「一體之仁」,將不同的人看成跟自己一樣,如同手腳都是
身體的一部分,功能有別但都是平等的,不需要區分優劣。
因此最重要的是反觀自己的內心,到底是憤恨不平,以權力和利
益為重,用「力爭上游」為藉口來包裝、掩飾自己的私心;還是光明
坦蕩、愛人如己。這「心學」才是學校教育的重點,應該認真講求。
至於分門別類的專門領域、專業知識,則應當尊重每一個人的興趣和
特質,讓學生自由發展,上位者不要有太多限制、要求,才能做到人
盡其才、適才適所。如果人人都要擠進頂尖、菁英的窄門,什麼都要
比較競爭,卻忽略了德性的養成,只會讓所有人都活在痛苦當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