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曰:「定者心之本體。」是靜,定也。決非不覩不聞,無思
無為之謂。必常知,常存,常主於理之謂也。……常知,常存,常主
於理,即不覩不聞,無思無為之謂也。不覩不聞,無思無為,非槁木
死灰之謂也。覩聞思為一於理,而未嘗有所覩聞思為。即是動而未嘗
動也。(王陽明《傳習錄‧卷中‧答陸原靜書》)
這段話是陽明對修行工夫的提示。說到靜定,一般人通常會聯想
到打坐、冥想之類的工夫,陽明早年也提倡靜坐,對此也不反對。但
真正的靜定應該是一種生活實踐,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內
心時時刻刻保持戒慎恐懼的態度,將事情處理得恰到好處,合乎天理
,心自然能夠平靜安穩而不亂,如同〈大學〉說的「定靜安慮得」。
靜定不是像槁木死灰般枯坐,相反地,心靈反而是處在高度的自覺狀
態,甚至還不用等到行為表現,一察覺到內心有不合理的念頭就馬上
去除。一方面是有效的外在行動,另一方面是隨時反觀內心,「覩聞
思為一於理」,沒有恐懼、緊張、擔憂、逃避、怠惰……等私欲夾雜
其中,即使再忙碌,也不會被壓力擊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