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
,斯亦不足畏也已。」(《論語‧子罕》)
心理學上有「中年危機」的說法,根據《教育大辭書》的解釋,
中年危機係指個人到了中年期時,由於檢討及重估過去的生活而導致
的一種人格和心理的困擾,造成心理調適上的危機一般出現在四十幾
歲間。由於孩子逐漸長大,女性進入更年期及空巢期;男性則是懷疑
自己的事業發展是否已經達到瓶頸,容易患得患失。中年危機的產生
因人而異,不是普遍或不可避免的現象,如果事業順利、婚姻愉快、
生活調適良好,在邁入中年時並不會有危機出現。
《論語》並沒有提到「中年危機」的概念,但孔子對四十、五十
歲有一些想法,除了大家熟知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以外
,還有上面引述的這一段話。年輕人(後生)充滿無限的可能性,還
沒有經歷社會現實的考驗,不必直接面對職場上的挫折、打擊。老年
人則是收成的階段,可以享受豐富的退休生活,心境上也較能做到知
足常樂。中年人很容易掉進鬥爭的陷阱,藉由事業成就來證明自我存
在的價值,所以孔子特別提醒:「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意思是人到了四十、五十歲一定要出名
嗎?恐怕不能這樣理解。首先「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名代表一種
社會評價,這種評價應該以愛人(仁),也就是對社會有真實貢獻為
基礎,而不是靠哄抬炒作、包裝行銷、譁眾取寵來樹立名聲。其次是
陽明先生對這句話的解釋也很有啟發性,認為「四十五十而無聞」是
不聞道,而不是沒有名聲。儒家不排斥名,但名聲應該是修道、行道
以後自然產生的結果,而不是直接將出名當成追求的目標、對象。如
果直接將出名、將成功當成追求目標,就有可能出現心理學上的中年
危機,因為達不到目標而自我懷疑,或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陷入惡
性競爭,無論是哪一種都會導致生命的損傷,這是我們要戒慎恐懼的。
註:《教育大辭書》「中年危機」辭條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