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從《論語》看儒家的競爭觀念

作者: YangWenli (半退隱中)   2022-07-14 19:51:04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
子。」(《論語‧八佾》)
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進入大學以後,多多少少會開始思考人
生未來的方向、要從事哪種職業之類的問題。畢業後馬上要面臨職場
競爭,並不是所有科系都有許多工作職缺,也不是所有職缺都有好的
福利。熱門的或稀有的職缺當然是很搶手的。儒家對於「競爭」這件
事的想法為何?《論語》這一章應該是具有代表性的。
競爭包含的要素,就是依照一定的遊戲規則或評判標準,選出所
謂的贏家和輸家。有些競爭比賽的評判標準比較明確,比如下棋或賽
跑,能夠吃掉對方的主帥或比別人早一步抵達終點,就是贏家。但在
職場上不完全是如此,因為除了專業能力之外,還有人際關係、人脈
的因素影響,有時候評判標準會比較模糊,甚至有所謂「潛規則」存
在,為了爭奪權位而勾心鬥角。從《論語》這一章來看,如果只將著
眼點放在「輸贏」上,恐怕是太過狹隘的想法。並不是說輸贏完全不
重要,但儒家更傾向將輸贏看成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
「君子無所爭」意思是說:君子並不需要藉由競爭、比賽的結果
來支持、肯定、證明自我的價值,我本來就是有價值的,不必成為贏
家才有價值。既然如此,為什麼又要參加比賽呢?可能是為了評估自
己的實力,如果實力不足,可以找其他方法改進;真的不行的話,世
界上的比賽還很多,也不必死守某個領域不可。因此除了輸贏之外,
競爭的目的之一應該是「客觀地認識自己」。
在《論語》原文當中,孔子更強調的是比賽前後的禮儀,雙方相
互作揖,然後升堂比試;比賽完畢後,贏家請輸家飲酒,展現謙讓的
態度和「勝不驕、敗不餒」的運動家精神。除了輸贏之外,更重要的
是德性意義。雖然贏家只有一個,但通過遊戲規則的設計,其實是讓
參賽者精益求精,依照評判標準不斷磨練、提升自己,提升整體領域
的水準。從這個意義來說,每位參賽者都是共同努力的「夥伴」,要
「幹掉」的不是「敵人」,而是追求每次上場發揮,都比前一次的自
己來得更好,從中獲得自我實現的滿足感。如同孟子說的:「射者正
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
公孫丑上》)
這種精神層面的意義,就不是現實層面的比賽技術和結果所能涵
蓋,而是更高一層次的價值。兩層之間的關連性是很微妙的,如果只
是一味謙讓,沒有認真投入比賽、追求勝利,恐怕其他參賽者會不服
氣,自己也不會感到滿足;但如果太在意比賽的輸贏,為達目的不擇
手段,也無法成就「君子之爭」。如何在競爭的格局之下,維持人與
人之間的夥伴關係、合作關係,是儒家重視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