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
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
事獯鬻,句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云:『畏天之威,于時保之
。』」(《孟子‧梁惠王下》)
以上這段文字是孟子對國際關係的看法。孟子一生提倡仁政,無
論是「保天下」或「保其國」,終極目的都是「保民」,讓人民過幸
福的生活;只是由於各國的領土、人口、資源多寡不同,能夠照顧到
的範圍和採取的方式也不同。大國因為領土廣闊、人口眾多、資源豐
富,適合採取「仁」的方式,也就是以寬厚的態度,積極地幫助、支
持小國;小國感戴大國的恩德,自然心悅誠服,願意接受大國的領導
。如果大國憑藉自身優勢,對小國威脅恫嚇、收買利誘、挑撥離間,
或許也能夠暫時使小國屈服,但這只是迫於現實的無奈、表面服從而
已,並非真正的長治久安之道。
小國因為領土狹小、人口和資源有限,沒有實力改變天下的秩序
,應該以確保自身生存為優先。因此適合採取「智」的方式,清楚認
識到國與國之間的利害關係,在大國的合縱連橫當中尋找到平衡點,
爭取生存空間。態度要戒慎恐懼,身段柔軟有彈性,既不能軟弱屈服
,也不能一味堅持自己的面子、尊嚴而得罪大國,這當然是一種高度
智慧的表現。「智」還是來自「仁」,小國雖然無法保天下,但至少
可以自立自強,努力團結民心、凝聚共識、厚植實力,內部安定強大
,才能夠得到其他國家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