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armer (暖陽)
2017-12-01 19:34:31有些時候就是雞同鴨講。
中國大陸政府是大政府﹐政府最初希望一切盡在掌握中﹐採用了斯大林模式
發現管得太死就真的死了﹐所以就有了改革開放﹐把部分環節還給市場。
現在民企、外企等非公經濟比重佔大陸GDP的3/5左右。
這是一種平衡﹐這個平衡很明顯對過去幾十年的中國大陸的經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也極大地促進了包括經濟在內整個社會的發展。
西方式政府是小政府﹐最初主張絕對的市場化﹐結果發生了大蕭條。
所以﹐後來政府也可以幹預市場﹐
各類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都成了各國常用的手段﹐甚至還有國企。
顯然﹐政府的幹預對二戰後全國主要經濟體走出經濟危機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最近就包括美國的QE、安倍經濟學等等。
但是有些西方思維的人﹐在媒體的片面報道之下﹐
隻看得到中國大陸政治體制的缺點﹐看不到更無法理解大陸體制的優點。
也無法理解中國大陸老百姓的訴求﹕
中國大陸老百姓對政府肯定不是百分百滿意﹐
但希望去優化﹐而不是把這個政府徹底推翻。
很顯然﹐這種妄顧民眾訴求﹐而一味煽動反政府的做法﹐
得不到大陸民眾的支持﹐收穫的隻是唾棄。
我想﹐關心台灣政治的大陸民眾﹐如果看到台灣人煽動大陸人反政府的話﹐
多數人應該都這樣想﹕把自家政府搞得一團糟﹐還想把別家政府也搞得一團糟﹖
結果呢﹐走下坡路了吧。
不過呢﹐有些人反中﹐可以理解﹐但是要找到切入點。
找不到點﹐隻會讓人貽笑大方。
所以呢﹐最好的辦法﹐是放下。
比政治是沒完沒了的。
還是比經濟比較好﹐默默努力工作﹐把經濟好了才是真的好。
不過有些朋友的工作就是比政治﹐那您可要加油了﹐畢竟按帖收費的。
※ 引述《node1 (我是主節點)》之銘言:
: 政府是大家公認的爛到家的
: 可是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蒸蒸日上,老百姓的生活水準水平還一直上升
: 如果有這種的話,那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