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建議] 奉勸各位中國人不要有過多的漢族種族主義

作者: mdbaco (一路好走)   2017-12-26 18:31:45
話先說在前面,我沒有在攻擊中國的民族政策,
只是提供另一面象的思考給你而已。
※ 引述《warmer (暖陽)》之銘言:
: 您和f兄的文章﹐我一併回復吧。
: 有幾條﹐我先說吧。
: 中國何時何地想要和美國爭霸﹐美國這麼強大﹐這不是作死麼。
: 隻是西方出於自己的考慮﹐希望自己加強某些方面的勢力時﹐故意挑事。
: 才會造成中國鴨霸的假像。
: 以前美國重返亞太﹐唆使菲律賓、越南跟中國幹﹐中國不退讓﹐那叫中國鴨霸。
: 現在美國不重返了﹐現在南海不是太太平平的麼。
確實爭霸這個詞太簡單也太不客觀了,
換成搶奪地球上有限的經濟資源如何?
這樣你會更懂我的意思嗎?
: 另外﹐所謂民族團結﹐就是同一國家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團結﹐
: 大陸很通用的一個詞﹐可能臺灣的民族太少﹐那就不存在這個詞了。
: 再說我自己的主張吧。
: 我是主張民族融合的﹐什麼是民族融合呢﹖
: 好比一杯果汁和一杯酒﹐混在一起很自然就變成雞尾酒﹐這是融合
: 一杯雞尾酒﹐再加冰塊﹐過一段時間﹐冰塊融化了﹐也是融合
: 一杯雞尾酒﹐再加一點糖﹐開始沒有化﹐手搖一搖﹐還是化了﹐這也是融合
: 我很喜歡看民族變遷史﹐所以﹐翻翻民族史﹐
: 古代那麼多民族的變遷﹐也無外乎這些過程﹕
: 自然融合、慢慢融合、外力作用下的融合﹐
: 那最終﹐各民族之間總是趨向於融合的。
: 可能現在中國的主體民族叫漢族﹐
: 過幾百年﹐這個民族又叫別的什麼名字﹐這都沒有關係。
: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融合的過程﹐一定是相互影響的。
: 一杯水放了糖﹐看起來糖沒有了﹐但是水變甜了。
: 隻是糖的多少﹐讓甜度有差異而已。
: 至於融合的方式﹐我認為自然就好﹐不用刻意。
我當初想告訴你的意思是,融合的過程一定有人吃虧,
而不是像你所想像的那麼美好,
而且你有讀歷史,更應該知道,古代的民族融合,
是充滿暴力和血腥的,極度的屈辱於不平等,
雖然你今天這個受惠於民族融合的非漢族正統後代覺得現在一切都很好,
但不代表事情就真的像你所想像那樣美好。
: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確實漢族沙文主義很嚴重﹐
: 對少數民族採取高壓和剝削政策﹐導致民族文化的大量流失﹐民族對立也很嚴重﹐
: 但是1949年以後﹐這樣的問題得到了根本的扭轉。
: 有興趣可以去查閱一下大陸的民族政策﹐少數民族得到了大量的優惠和扶持政策。
: 除了大量的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自治鄉等民族自治的行政單位外﹐
: 經濟、文化、教育、科研、人口、就業等等﹐幾乎是全方位的。
: 並且﹐難能可貴的是﹐民族和解和民族融合成為了主流。
: 我之前已經說過了﹐在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下﹐大多數少數民族和漢族幾乎沒有差別﹐
雖然我知道你一定不肯相信,但台灣這邊可以看到國外的資料,
解放軍進西藏時,對地富僧的階級,是以屠殺方式處理的,
新疆在初期不穩時,也是一村一村滅來解決的,
當然你也可以說,解放軍不殺,就取不到藏疆。
其實中國所謂的民族融合方式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變過,
就是先殺完,沒有人敢反抗了,再開始推民族融合,
經典的例子就是當年清朝的留髮不留頭。
: 我周圍的一些少數民族同事、同學﹐大部分時候﹐也根本想不到他的少數民族身份。
: 但是﹐有些民族﹐如藏、維、回﹐
: 由於風俗習慣、宗教文化和其他民族確實還存在較大差異﹐
: 所以融合慢一點﹐甚至還存在一些摩擦﹐這也是無法回避的事實。
: 但整體上﹐這樣的摩擦被政治利用的程度比較多﹐
: 除去政治的因素﹐民間還是相對和諧的。
其實你換個角度想,你看到的樣本已經被選擇過了,
打個比方,我很喜歡美國文化,加上美國薪水比較高,所以我搬去美國住,
然後美國人就覺得:哇!台灣人好喜歡美國文化,好適應美國文化。
我的也小孩也變成了黃皮膚的美國人。
其實不適應美國的人早就搬回自己國家了,或為了錢留下來,
所以也不會說美國不好,因為再怎麼樣都是自己選的。
我很好奇你真的有好好了解你國家那些極少數民族的文化嗎?
其實就算人很少的民族,也是和漢族有巨大的文化差異,
只是人家比較少,或是文化不太適應現代社會才快速漢化而已。
: 那問題就又來了﹐f兄也提出了﹐民族融合了﹐那民族的東西呢﹐豈不是沒有了﹖
: 首先必須要強調﹐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民族融合。
: 清朝長衫長辮﹐民國長袍馬褂﹐現在西裝革履。社會在發展﹐民俗習慣也會發生變化。
: 所以﹐一定要全民族的保留落後的、和現代生活不符的民俗麼﹖我認為倒也不必。
: 不過民族融合﹐也並不代表民族傳統的徹底消亡﹐肯定並且必須要有保護和保存。
: 實際上大陸也是這樣在做﹐
: 比如通過建立民俗村或者建立博物館等手段來保存民族傳統、民族文化等等﹐
: 這個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動力很足﹐
: 因為在地的民族特色也是一種旅遊資源﹐開發這樣的專案﹐是一種雙贏。
: 那至於民族語言的電視、廣播、教學﹐那簡直是必須的。
: 大陸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裝有線電視﹐都可以看得到西藏衛視﹐
: 所謂衛視﹐自然是對全國廣播﹐就有大量藏語節目。
: 如果不是衛視﹐主要面對當地觀眾的電視臺﹐
: 自然以當地的語言為主﹐不然電視臺哪裡去弄廣告費﹖
: 我說了﹐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常常能給地方政府帶來很多好處﹐
: 所以地方政府的動力非常足﹐所以手段很多﹐幾乎是全方位的﹐
: 甚至還包括通過資助很多學者開展民俗研究。
: 我有個老師﹐前段時間不幸車禍去世了﹐是援藏幹部﹐
: 他在西藏大學搜集了非常多的植物種子﹐建立西藏自己的種子資源庫﹐
: 帶出了一批藏族的博士生和科研人員。
: 像這樣的援藏幹部很多﹐這不是個案。
其實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西藏是一個國家,你講的這些西藏都可以自己做,
不用建什麼博物館來保存民俗文化,不用靠你中國人來帶博士生。
不用靠中國人來建種子庫,這一切他們都自己來就可以了。
特別是新疆,有石油,自己賣石油就賣翻了,不用像現在這樣看你中國的臉色。
: 有些朋友總盯著藏獨、疆獨。
: 可是我們看看藏獨的起因﹕西藏原本農奴制﹐農奴主和寺廟一起欺壓底層農奴﹐
: 因為中共廢除了農奴制﹐傷害了這些封建農奴和寺廟的利益﹐導致這幫人搞藏獨。
: 可是﹐到藏族同胞家裡去看看﹐很多藏族同胞家裡還掛著老毛的頭像﹐
: 並且你去西藏旅遊﹐最好不要攻擊老毛﹐不然被攻擊的可能性比較大。
: 這是民眾最樸實的心聲。
這跟KMT強迫台灣地主分土地是一樣的道理啊,
基本上中國解放西藏的時候,也是西藏在開始現代化的時間,
我們已經無法預測,當初西藏獨立自己發展,會不會比現在更好,
但我個人是認為新疆自己獨立,自己賣石油分給少少的人口,
日子應該是會比現在更爽啦。當然也不排除出像金三胖那種人的可能。
: 疆獨也類似﹐不過是動了某些人的蛋糕而已。
: 當然﹐這些分裂勢力還有點能量﹐經常鬧點事﹐
: 所以﹐這個已經不是民族問題﹐是國家安全問題。
: 對待國家安全問題﹐自然有另一套措施。
: 還有人喜歡把中國的民族政策和其他國家比﹐
: 但是﹐像中國這樣多民族國家﹐實在太少了﹐可比性也不多。
: 看看日本﹐日據時期怎樣對臺灣﹖皇民化教育﹐從根本上消滅臺灣本身的文化。
: 當然老蔣﹐也好不到哪裡去。
: 即使時至今日﹐臺灣不僅不同民族之間沒有彌合﹐連同一民族之間還有裂痕﹐
: 本省人、外省人、福佬人、客家人……
: 那再看美國﹐人們常說美國是個大熔爐﹐
: 可是美國﹐華人有多少可以真正融入美國白人圈﹖
: 黑人呢﹖不要總說奧巴馬﹐還是要到美國去看看﹐
: 多數城市﹐從事髒活累活的﹐總是黑人多、老墨多﹐
: 所以黑人和白人之間仍然存在著巨大鴻溝﹐
: 到1960年代才有法律上同等的政治權利(天吶。。。)
: 奧巴馬才是個案吧。
: 再說印第安人﹐唉﹐不提也罷﹐真的是很悲慘的存在。
: 所以﹐我在美國時﹐曾聽到這樣的說法﹕
: 美國不是個大熔爐而是個不同膚色的Mosaic。
: 澳大利亞呢﹐前些年發生攻擊印度裔的事件﹐最近是攻擊華裔、亞裔的事件。
: 這種事情在中國大陸是不可想像的。
: 所以﹐攻擊中國的民族政策﹐可能真的選錯了攻擊點﹐
: 況且自己的問題似乎還更多一點吧。
這就是很典型對民族融合的不同解讀,
中國主流是大家看起來都一樣,像滿族漢族的融合,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讓劣勢方轉成優勢方,有一天能真正的公平競爭,
但是缺點是一定有個幾代人會被犠牲,像當年不會中文的台灣小孩,
還有另一點,就是社經優勢的代代累積,
像義大利有做過調查,五百年前家裡是貴族的人家,現在也多是上流階級,
台灣當年也是暴力融合的,而中國難民後裔,可以看到,很多從當年一窮二白的來台灣,
後來都翻到了更高的階級,甚至定了不合理的退休金政策來剝削一般民眾,
而台灣的主流,也是美國的做法,就是不會特別去強迫他文化民族融合,
甚至鼓勵保存獨特性,這是F大的看法,
但說穿了,如果要爬到更高的階級,還是要接受白人的那一套,
但不想接受的,還是可以繼續留在自己的劣勢文化小圈圈,
到這裡你有看出什麼不一樣了嗎?其實就是個人選擇,
美國的方式,就是要你主動的選擇改變與融入,不想融入也尊重你的選擇,
其實和早期中國的民族政策是一樣的,你愛選擇讀自己的族語學校是你的選擇,
但你想要到大城巿和漢人們競爭,那就是要學漢語,想法什麼的都要按漢人走,
我個人的看法是不同的文化處在同一個屋簷下注定會有衝突,
而尊重別人的不同可以緩解這個衝突。
至於你講的攻擊亞裔,這種因文化衝突帶來的攻擊事件,其實中國也是有類似的事啊,
只是你可能不知道沒聽過而已,還有中國警方對治安的強力監控也會減少這種事的發生
其實疆獨藏獨也是這種產物啊,只是你硬要解讀成本來既得利益分子的不死心,
那我真的也沒辦法。
再說一次,我沒有要攻擊中國的民族政策,我覺得各有好處各有壞處,
但我很反感缺乏同理心而把什麼事情都想得很美好,
這才是真正文化衝突的起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