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習近平第三次南巡 政改不動經改動,敢問路在何方?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10-16 09:03:30
https://bit.ly/3nS8CJc
2020年10月16日00:04 楊明
https://gdb.voanews.com/90B318F6-371B-4C4B-BC3B-155A21207A77_w1024_r1_s.jpg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獻花儀式中走向人民英雄紀念碑。(2020年9月30
日)
華盛頓—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任期內第三次南巡在被稱為改革開放「排頭兵」和「先行區」的深圳等
地強調說,中共的領導讓深圳等經濟特區在4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創造了他所說的偉大奇
蹟,並提出在新的歷史關頭要全面深化改革,賦予深圳更多自主權。但是,政治觀察人士
指出,中國雖然具備推動政改的物質基礎,但中共黨領導一切,政治高度控制的製度已把
改革之路堵死。
習近平的三次南巡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0月12日到深圳等地南巡,並於14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大會上
發表講話。這是他近8年前接任中共總書記以來第三次南巡視察。
習近平第一次南巡深圳等地是在2012年11月15日他在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總書記不
到一個月後。12月7日至11日,習近平首次南巡考察深圳等地,強調中共十八大發出的深
化改革開放新的宣言書和動員令。他效仿1992年鄧小平的南巡,因此此次視察深圳等地被
稱為「新南巡」。
習近平第二次南巡到深圳等地是在2018年,當時恰逢中國啟動改革開放40週年。10月22至
25日,習近平來到廣東的深圳、珠海等地考察。面對美中貿易戰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挑
戰,習近平提出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把改革開放
不斷推向深入。
分析人士指出,中共領導人一般會利用南巡向外界傳遞一些重要信號。這種做法始於已故
中共領導人鄧小平。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已經退休的鄧小平對深圳、珠海、廣州、
上海等地巡視。其間,針對1989年「六四事件」後中國的經濟發展接近於停滯,經濟體制
改革陷入停滯,甚至局部倒退,以及對外開放的舉步維艱,鄧小平提出了「改革開放膽子
要大一些」,「發展才是硬道理」,「不搞改革開放,只有死路一條」等理論主張。
是傳遞信號,還是管控危機?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中國政治問題專家夏明認為,1980年代,鄧小平提出建立經濟
特區,開啟了整個中國政治經濟轉型的序幕,為中國走出毛澤東的文革時代和華國鋒的「
洋冒進」時代找到了一條出路,也為面臨崩潰邊緣的中國經濟「殺出了一條血路」。夏明
說,1992年鄧小平的南巡講話,為1989年中國政府鎮壓天安門民主運動後中國走出國際國
內面臨的困境,以及江澤民和李鵬在改革開放上的裹足不前,提出了革命性和突破性的理
論。
但是,夏明指出,與38年前鄧小平南巡講話後中國經濟發展開啟的新篇章相比,中共總書
記習近平此次南巡沒有任何的突破性和革命性。
他說:「中國當下的政治經濟危機,習近平沒有找到有一個前瞻意識的(指導方針),能
夠在前進過程中改變大家的困境。另外,他利用深圳,不是在提倡深圳的拓荒精神,相反
是一種危機處理,危機管控。他到深圳是在非常被動地應付危機,而這種應付裡帶有忽悠
。」
夏明表示,中國現在的經濟政治處於非常危機之中,局勢並非中共吹噓和宣傳的那麼好。
全球新冠疫情沒有讓中國的發展更好,反而是遭遇更大,因為中國的經濟非常依賴國際市
場、國際資本以及各種外向型經濟。他說,相對於過去40年的經濟發展,今天中國政府面
臨最大的危機,比1980年、1992年以及2008年的危機都嚴重得多,因為所有的惡劣條件都
匯集在一起,國內的各種危機,國際關係的惡化,全部都疊加在一起。因此,他認為習近
平在竭盡全力窮於應付各種危機。
此外,夏明說,習近平去深圳等地南巡的目的,還想要挽救香港。他在力圖搞活深圳政策
,提出新的目標同時,給香港增加一些希望,因為西方國家已經不承認香港的特殊地位。
他說:「我覺得,從長遠來看,習近平是要利用深圳這個政治符號,來強化他的合法性。
其實他就是想要穩定一下,尤其是對中共黨內改革對他施加的壓力,進行某種讓步。」
專家:緩解同改革派的矛盾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王軍濤說,在重大的政治紀念日,中國領導人要做政治表態
,是中國的一種政治文化。習近平之前的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和胡錦濤,都曾分別在主政期
間利用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20週年和30週年的慶祝大會之際南巡,為繼續鄧小平的改革
開放背書。他說,習近平選擇在十九大五中全會之前南巡深圳,是要釋放出某種政治信息
,告訴中央委員在五中全會上「能說什麼」,「不能說什麼」。
他說:「習近平在這個時候南巡,因為在前一段時間他要搞掉私營企業家,但是他在大的
局勢前面要讓步。在深圳40週年的紀念日,可以表明他繼續改革,做個姿態。這不需要做
實質性的措施,佈局,但是做出一個姿態來緩解一下他和改革派的矛盾。」
旅美的政治評論員、「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鄧聿文說,作為中共總書記的習近平,
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活動,並發表講話,是中共領導人的慣例,並非是要刻
意傳遞什麼特殊的信號。
他說:「這並不表示要釋放出特殊的信號。中國官媒所說的什麼新的改革開放了,只是一
種宣傳的語言,並不表示習近平要在南下時做出什麼重大的宣示。 」
政治體制改革期望甚微
10月14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慶祝深圳等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大會上說,過去40年,深
圳從一個落後的邊陲小鎮,發展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生產總值從1980年的
2.7億元增加到2.7萬億元,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萬元,比1985年增長31.6倍。
習近平說,堅持黨對經濟特區建設的領導,讓深圳取得了這些成就。
習近平還誓言,要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在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鉅程度上不亞於40
年前的新的歷史關頭,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
節的改革。
獨立分析人士鄧聿文表示,習近平宣布的一些經濟領域的改革,並不涉及中共統治的改革
,而且外部所期待的一些改革開放舉措,也是絕不會有的。
他說:「第一信息的自由流通問題。我說的信息流通,並不是說在全國開放互聯網。比如
說,在海南自貿區,也沒有開放互聯網。還有一個經濟領域的改革,就是所謂的貨幣自由
兌換的問題,也是不會有的。如果不是隸屬於這種性質的改革,僅僅是著眼於具體問題,
並不是說沒有意義,但是其意義不是像官媒所誇大的,或者外界期待的那麼大。」
在習近平第三次南巡之前,中共當局10月11日下發了2020-2025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該方案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上更多自主權,支持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到2025年,
為整個中國製度建設作出重要示範。
旅美的中國政治問題專家夏明教授說,該實施方案中有關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改革
舉措,是深圳過去40年來一直想改革,卻一直沒有能改革成的議題,包括土地管理制度,
勞動力流動制度,戶籍制度改革,資本市場等。夏明指出,深圳發展的一個瓶頸是,「深
圳經濟特區」中的「經濟」,限制了特區更大的發展。但是,如果拿掉「經濟」的帽子,
或在「經濟」前加上「政治」,或改成「綜合特區」,將有利於深圳行政制度上的改革,
加快深圳整體的快速發展。
厲有為的「路在何方」?
在習近平10月12 開啟的第三次南巡之前,現年82的深圳前市委書記厲有為9月21和22日在
香港文匯報發表文章,就目前中國改革未來的發展方向發問:「路在何方」?
文章中說,全國改革開放40週年後的今天,生產力得到解放,民營企業得到大力發展,佔
國民經濟半壁江山,其中稅收50%,GDP60%,就業人口80%,企業數量90%以上。「由計劃經
濟時代的幾乎百分之百的國有,發展到這麼大比例的民有,經濟基礎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
他說,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有三條路:第一條路是改革上層建築,來適應現實的已經
變化了的經濟基礎;第二條路是改變現在的經濟基礎,往回走,來適應上層建築;第三條
路是誰都不改變,維持現狀,實行雙軌制運行。我們現在正站在三叉路口。」
厲有為沒有解釋什麼是他所說的上層建築,通常來說,上層建築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
之上的各種制度、設施和意識形態的綜合。這就觸及到政治體制的問題。
厲有為在文章中連問13次「路在何方?」並9次重複「我們仍然站在十字路口」,以此展
示出他對改革的擔憂:包括以「市場為主配置資源」,還是「以行政手段為主配置資源」
;「承認不承認民營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可不可以民有的私人財產
和公共財產一樣,都神聖不可侵犯」等。
政改被現有政治制度封死
專門研究中國問題的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說,厲有為提出的「路在何方?」的憂
慮表明,中國未來的改革現在還沒有共識,沒有找到方向,或者說,習近平指引的改革方
向,是一條死路。夏明認為,中國未來改革的路應該繼續沿著40年前鄧小平指引的道路向
前。
他說:「鄧小平在深圳改革時有兩步走的規劃,先發展經濟,最後再進行政治改革。鄧小
平說的很清楚,政治改革,就是要進行選舉。習近平把鄧小平的思想都閹割掉了。未來要
怎麼走,我認為,鄧小平當時有局限,但他的歷史願景當下是可以推動的。畢竟當時鄧小
平接手時,中國人均只有800美元的收入,今天的中國人均收入已經達到1萬美元。所以在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鄧小平看到的話,他也會認為,我們已經具備推動政治改革的物質基
礎,所以我覺得,這是中國的改革之路。」
中國政治問題專家王軍濤博士說,雖然在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通過了「全面
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60條改革舉措,其中包括「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
起決定性作用」,以及「土地、金融等要素市場化改革」。但是,王軍濤說,中共在此後
的改革過程中,非但沒有大力支持和發展私營企業,反而強化國營大中型企業的作用,強
調「黨政結合」,「政企結合」,「政經結合」。王軍濤說,這些與中共在80年代「黨政
分開」,「政企分開」的改革是背道而馳的。
王軍濤認為,前深圳市委書記厲有為對中國未來改革之路怎麼走的發問表明,習近平的倒
行逆施已經讓中國的改革走不了回頭路了。
他說:「習近平想再回到改革上,中國得需要一個大的政治上的改革變局。我覺得,蔡霞
,任志強等,他們都是前幾年改革開放中的支持者,即使發生89年的事件之後,他們寄希
望於共產黨搞改革的信念,依然沒有變化,而且在這個架構中做了很多工作。現在他們對
中共的改革都感到絕望了,覺得在黨內不可能再回天了。 」
獨立學者鄧聿文說,中國未來的改革,在微觀的具體措施方面還有發展的空間,如土地使
用制度的改革,資本市場的改革等。但是在更宏觀層次上的改革已經不可能,因為已經被
中國現有的政治制度「框死」。
他說:「習近平現有的黨領導一切的製度,政治高度控制的製度,這種意識形態,已經把
改革之路封死了。不打破這一點,就別談改革。所以說,具體領域還有改革空間,但是要
想我們所期待的政治改革呀,或者深層次的經濟改革呀,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