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大鍊芯將走上當年大躍進的悲劇 中國缺人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0-12-04 16:18:51
大鍊芯將走上當年大躍進的悲劇 中國缺人缺技術還大撒幣 結局就是爛尾
https://is.gd/1Be6Oz
面對美國的科技封鎖,中國確實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畢竟,長期在缺乏科技自主能
力的「淺碟發展模式」,仰賴外資與進出口貿易的經濟紅利,暗藏著技術轉讓的功利目的
,如今被美國看破手腳,甚至釜底抽薪採取兩層次的抵制措施,包括禁止國內重要機構使
用中國高科技產品、禁止美國高科技流入中國市場等,確實已讓中國感到無比的壓力。也
因此,習近平在10月中旬進行「南巡」時大談「基礎科研」,十九大五中全會更提出「科
技自立自強」的國家發展戰略。
依賴外援的技術升級 中國科技自主能力不強
可以說,中國自1980年代改革開放至今,為瞭解決生產技術、設備與資金的困頓,從來就
對於「基礎研究」不太重視,「實事求是」的戰略思維反而強調了「應用科學」的投入;
換言之,過去40年間,中國的科技發展從未「自立自強」,縱然可以研發出商業價值的科
技產品,但是關鍵技術仍掌握在西方手上。無論是學術研究或是實業經濟發展,過去中國
慣用以專案政策來引入外國技術,其中又以「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千人計畫)是廣
為人知的作法。
其實,中國對外的科技依賴不是近幾年才有的事,1990年代冷戰結束初期,蘇聯瓦解後所
成立的獨立國協並無法延續過去蘇聯一統天下的能耐,各共和國協的工廠與科研機構面臨
倒閉的風暴,許多科學專長的工程師與教授因而失業、頓失生活支柱,這些一流的科研人
才紛紛投奔他國另謀出路,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及德國等都以優厚條件進行招攬來自俄
羅斯、烏克蘭等的人才,中國也加入了競爭的行列,便有了「雙引工程」的作法來快速短
線提升科技水準。
當時中國的作法與現今不同之處在於「蘇聯所遺留的人才多屬國防工業領域」,如今看來
中國在軍工領域上的研發能迅速突破,包括在近幾年能研製「巨浪2型飛彈」、「東風31
型飛彈」、大型運輸機、核子艦艇及太空發射能力等,都和這些來自蘇聯的國防科學專家
有關,甚至說是奠定中國國防能力提升的基礎。不過,雖然取得國防實力大躍進的成果,
卻同樣面臨基礎研發與關鍵技術短缺的問題,畢竟中國缺乏基礎科學人才養成的環境與思
維,依賴外援確實讓中國的國家實力停滯不前。
集中力量造芯 重複過剩、浪費虛報必然發生
2015年,中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佈局,希望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能提高中國高
新科技的質與量,只是2018年開始的美中經貿戰讓這個目標大打折扣;然而,引進先進科
技倍受阻礙,中國僅能透過提升內部的基礎科研來突破現處的僵局,「十四五規劃」仍將
半導體、5G通訊、人工智慧列入未來「新基建」的重點項目,習近平也力圖在2025年前完
成使命,企圖讓「中國製造2025」的國家目標起死回生,其中又以「造芯」為主要科技發
展的重心。
諷刺的是,就在今年11月底時,中國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坦承中國的造芯計畫將會出現盲
目投資和爛尾項目的狀況,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內部仍存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發展慣性
,為了能快速獲得中央補貼政策的挹注,許多沒有半導體經驗的門外漢,例如大學、企業
等紛紛加入晶片行業的研製,為的就是能獲得更多的「政策補貼」,舉凡過去中國所曾重
視的鋼鐵、水泥、太陽能等產業,都同樣出現「重複投資」、「產能過剩」的問題,「土
法煉鋼」的現象恐怕也會再度出現。
違背市場邏輯 大躍進的失敗恐將重演
事實上,確實有許多中國企業為了爭取政府的補貼政策投入半導體領域,有違市場發展與
公司治理常態的產業轉型,在中國早已是一種常態,所以猶如汽車零組件、海鮮加工等企
業都跨業投入半導體的生產,依據今年九月的統計顯示,約有1.3萬家中國企業註冊為半
導體公司,顯然,中國內部的「大煉芯」已是蔚為風潮。與此同時,「上有政策,下有對
策」,地方政府也大舉投入晶片的各種補助及獎勵,無經驗、沒技術、沒人才的企業紛紛
為了補助踏入半導體產業,中國政府心想著高科技產業能「彎道超車」,但結果可能招來
重複建設、廠房空置、資源浪費等惡性循環,錯誤經驗殷鑑不遠。
回顧中國經濟發展的歷程,類似的狀況其實層出不窮,1950年代末的「大躍進」運動便是
一場政策錯誤與政治動員的悲劇,工業與農業的生產模式依照政治的任務,農業「以糧為
綱」、工業「以鋼為綱」為了就是國家「超英趕美」的總目標,卻完全違背市場規律的原
則,「大鍋飯」、「人民公社」抑制了生產的積極性,工業生產品質不佳、農業產量虛報
,大量資源的浪費最後帶來大饑荒與工程災害的浩劫。改革開放後,地方積極爭取中央資
源,為了能提高經濟表現來獲得政治晉陞機會,「諸侯經濟」猶如謀利型的政權經營者,
重複投資的爛尾項目各式各樣;如今,中國大力進行晶片自製的「大煉芯」政策,這樣撒
幣式的資源挹注雖然有規模的短期效應,但長期來說,地方惡性競爭的政策大戰必定悄然
響起,產學合力分食補貼背後的經濟利得,揠苗助長的結果恐會是失敗收場。
延伸閱讀
魔鬼藏在細節裡!中國大撒幣拚「科技自立自強」 但連任正非都說問題在教育
https://is.gd/IkX7G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