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im1426 (毛弟)
2015-04-27 20:37:13從5月開始、是許多攝友追尋馬祖藍眼淚的季節
去年夏天(5/18~5/24),我從基隆港搭乘台馬輪夜渡前往馬祖列島
6天5夜的時間、追尋拍攝傳說中的藍眼淚
過了大約一年後的今天、即將開始的5月又是藍眼淚的好發期
因此打這篇分享當時拍攝藍眼淚的一些小小心得
如果是預期去拍藍眼淚,必須先有一個基本認知,那就是要想拍到真的很靠運氣
當初是抱著至少要帶個一張讓自己滿意的藍眼淚照片的決心去
因此把旅遊天數拉長到6天、也就是5個晚上,想說至少可以讓我賭到一天能看到吧!
事後的數據,6天中我只有2天真正看到、能夠拍攝到
[ 關於藍眼淚 ]
藍眼淚是存在於馬祖列島沿岸的一種藻類,發生時間大致在每年的5~8月
因為受到碰撞而發出藍光
比較容易看到的時間是吹南風時,但這個說法沒有絕對的根據
反而跟月亮還有潮汐有很大的關係
[ 事前規畫 ]
藍眼淚的拍攝跟天氣有絕對的關係,其中跟月亮及潮汐有相當的關係
這類的資訊在中央氣象局網站上都查的到
跟月亮有關,是因為光害。
通常在農曆滿月的時候,因為月光太亮相對看到藍眼淚的亮度就會減弱
又或者是在有光害的岸邊或是路邊其實都不太容易看到
所以比較容易發現的地方,通常就是相當黑暗的地方(礁岸旁)
甚至是完全漆黑的坑道裡
跟潮汐有關,是因為牠們受到驚嚇才會發光。
正在漲潮或正在退潮才容易看到,每天約有兩次潮汐
所以查一下氣象局算對時間再衝,也相對比較有機會看到
但潮汐的時間不是每天都相同、有時天黑後要等到漲潮或退潮可能是凌晨或更晚
這也是拍攝藍眼淚辛苦的地方
[ 拍攝地點 ]
拍攝地點較經典的像是南竿的鐵堡、大漢據點,跟號稱藍眼淚故鄉的東引島
但這幾個地點我都沒去拍
或者應該說是沒辦法一直待在一個地方等
因為藍眼淚的發生是一陣一陣的,可能就那半小時一小時
你聽別人說有、但趕到時可能已經結束看不到
那麼你匆忙離開原本等待的地方可能因此顧此失彼
所以建議,詢問你住宿的民宿老闆、因為他們是當地人
也知道這個季節來的攝友就是為了藍眼淚而來
好心一點的甚至會帶你去拍、也最好多認識些當地人,留下聯絡方式有情報馬上互通有無
拍藍眼淚就像打游擊戰、隨時可能要轉移陣地(但這當然要自己當下判斷)
[ 拍攝分享 ]
藍眼淚的拍攝,個人覺得需要相當大的耐心、很好的運氣、加上一些些的技巧。
真正困難的是要"發現"牠們,因為牠們是藻類
所以其實非常非常的小(比螢火蟲小且不明顯)
人的肉眼在黑暗的環境要經過一段時間適應,才看的見微弱的光點
所以有時其實岸邊有、但你看不到或看不清楚,就錯過了
而且通常都在岩岸邊會距離你有段距離、對焦點不太好抓
有時並不是設到無限遠就好了、要現場判斷
拍攝的參數設定也因狀況不同而要有所改變,若是在海浪固定拍打的岩岸邊有看到
那可以把ISO設到雜訊不會太誇張的範圍(Canon 6D為例、當時設定為1600以內)
開大光圈(f1.8~f4之間)、快門則視當時的環境光判斷
但通常都需要至少15秒以上的曝光才會明顯
也或者看到持續移動的藍眼淚時 (下圖),就只能拉高ISO、開到最大光圈
然後搭配適切的快門去捕捉
但通常這是特殊狀況
在後製方面,則是視個人喜好,但就如拍攝螢火蟲或星軌一樣
不免疊幾張圖以追求更壯觀的視覺感受!
網誌圖文豐富版:http://a14269357.pixnet.net/blog/post/197155974
也歡迎來逛逛: JJ Photography http://ppt.cc/Q3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