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之銘言:
: 自從玩攝影之後,對於照片景深外的散景特別的注意,
: 即便是看電影時,也不自覺得把注意力放在散景上。
: 電影拍攝時,為了讓寬螢幕比例16:9能壓縮到3:2的35mm上,會使用anamorphic鏡頭,
: 之後再透過投影機或者是數位的方式還原成16:9的比例,
先說一件事
最早電影原本的投射比例是4:3(1.33)(例如小津安二郎的片)後來電視出現且開始普及
電影產業為了把觀眾拉回戲院,開發出了wide screen的投射比例
但是究竟「正確的」wide screen raito
是幾比幾在電影屆當中也沒有達到完全的一個共識(1.85? 1.66?)
當時也不是所有的戲院都支援所有的投射比例
要達到這種寬廣的螢幕比率
除了直接從膠卷上裁切,anamorphic鏡頭就派上用場了
(其實anamorphic鏡頭的發明其實很早,是為了在一戰時讓戰車的駕駛有更寬廣的視野
後來才在電影圈開始流行)
原po有件事說得不盡正確,現在的電影機器的感光元件尺寸
大小都是16:9而非像數位相機常見的的3:2
所以現在電影中看到的anamorphic ratio
實際的比率是2.39,比16:9要寬多了
實際的比率是2.39,比16:9要寬多了
實際的比率是2.39,比16:9要寬多了
實際的比率是2.39,比16:9要寬多了
以JJ的片星際爭霸戰:闇黑無界為例,電影中用了兩種長寬比率
1.44:1(IMAX膠捲)跟2.39:1(anamorphic)
: 所以幾乎所有的影片看到的散景都是垂直立著的橢圓
: 例: http://imgur.com/JzscYpZ
: 但很奇怪的是,J. J. Abrams的電影,像是星際爭霸戰、星際大戰:原力覺醒
: 例: https://youtu.be/ALHiJaSPrns
: 散景不但是水平方向的橢圓、而且連眩光都是水平的走向,
: 如果搜尋關鍵字(如JJ Abrams Lense Flare)幾乎都是揶揄JJ Abrams的文章或是影片,
: 並沒有解說這個現象。
: 到底這樣的光學效果是如何辦到的呢?
雖然說anamorphic鏡頭的光圈是垂直橢圓形,讓散景是垂直橢圓的
你提到水平橢圓形的散景應該算是電影為了flare而做的部分,在你提供的youtube當中
我只比較在耀光閃爍時有看到類似的情況
其他部分的散景仍是比較接近垂直橢圓形或是不明顯的
至於為什麼會有橫向的flare則是這類鏡頭本來的特色
產生的原因則是鏡片的特殊形狀(由正面看非弧面而接近桶狀)
不過確實後製也是可以添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