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以下針對無反歷年來的狀況跟我個人與BCN的分析回覆。
※ 引述《EthanLinFoto (Ethan Lin Photo)》之銘言:
: 富士:
: 自從S5Pro之後沒再跟Nikon合作,一開始便鐵了心做無反,然
: 後一路奮戰到今天機鏡群都滿完善的,韌體更新與使用者體驗
: 都非常的照顧用戶,性能也符合職業使用(對,我工作用富士
富士並非是一開始就鐵了心做無反。
S5 Pro是2006年的機器,X-PRO1是2012 CES發表(今年的剛結束,也就是6年前),這其中
有台讓富士下定決心開始發展自己系統的機器,那台相機是X100。
2010年九月富士發表X100,初期所有的訪談都是同樣的說法,大致上不出,因為輕便高素
質,因此用固定鏡頭云云,但不排除未來有發展可換鏡系統的可能性。
X100是一台在話題上,還有銷售上都很出色的相機,這將近兩年的時間,也確實發展出了
X100的可換鏡版本,瞧瞧那精美的混合式觀景窗,兩者是有相關的特徵的。
無反的軌跡大致上是這樣,大致上從Olympus E-330開始讓反光鏡單眼相機開始有另外一種
對焦形式:LiveView,然後是Panasonic在4/3系統的投入,最後他們徹底發揮出LiveView
的優勢,正式推出了第一台無反光鏡:Lumxi G1。
當年Lumix G1是台不能錄影的無反光鏡機種(2008,10月),大約在半年後推出了可錄影的
Lumix GH1(2009,4月),而Olympus 第一台E-P1要到當年(2009,7月)才正式推出。
我們可以這麼說,Panasonic先嗅到了LiveView有機會把反光鏡去掉,然後實作出M43系統
,同為聯盟的Olympus慢了些,但也被逼著往這個方向去邁進。
無反光鏡是個很有趣的生態系,傳統有單眼系統的廠家一般投入都比較慢,有投入的話都
有所保留,會想要跟原有的系統作出不同的定位。以現在來說,EOS M很類似這樣,但是
Olympus發展之初也是這樣的,所以你會見到他們初期的鏡頭畫質上也不是那麼滿意,
舉例來說,初代餅乾鏡的M.ZD 17mm F2.8就是。
但畢竟最後有找自己的定位,後來的PREMIUM跟PRO系列就是全力發展找到的好定位,我認
為這也確實是4/3時期後,從中得到消費者的需求的理解。
另外一個,就是像Panasonic這樣的廠家,當年的Lumix G跑得非常快,對焦快,鏡頭素質
也夠好。版上應該有很多人入門的相機是GF1,當時候搭配的Lumix 20mm F1.7可是有神餅
之稱。
短法蘭距的餅乾鏡很多,優秀的也很多,Lumix 20mm F1.7沒被提到真是可惜了。
回到富士。
富士是一間很重視「相機體驗」的廠商,甚至我應該這麼說,他們很重視某種程度「數位
回歸底片相機的操作感」。
很多版友都在相關富士跟這串討論提到了,其實它不是那麼容易被接受的。
你大概需要有對相機基本的理解、基本的愛好,如果你不理解,那很容易流於被網路的
風向帶著走。
但同時也必須說,如果你喜歡那種操作的方式,確實很讓人著迷。
另外富士也確實是一間很重視使用者觀感的廠商,基本上韌體的更新、新功能的釋放,只
要能作到的,他們會盡量給予。換個方式講,初期的富士機種,都有一些性能上的瑕疵,
像是合焦錯誤,或者是對焦慢的狀況(當然目前XPRO2、XT2後的機種都好很多),富士
這部分還是算很用心的去維護,提升性能跟功能。
當然也不是對他們沒有不滿,他這六年來,不開發專用的解raw軟體讓我很賭爛,雖然現在有新版軟體,但基本上是把演算這塊丟回去相機,不是完整的
能透過電腦處理,但本質上其實還是連線回相機,透過相機來演算。
: Canon:
: 在無反這塊領域老牌canon的佈局非常有趣,m1~m3試足了水深
: 終於在m5m6把機身科技樹整個拉上來,但是無反終究需要裝個
: 鏡頭,canon在無反領域真正卯足全力端出來的牛肉就是11-22
: 與22餅這兩個鏡頭,
: 對,這兩個鏡頭是canon近年來在投入技術堪比11-24L 的作品,
: 很多人都在問說其他家無反怎麼不像canon 一樣推超薄或超廣
: 的產品,哪這麼好做?
: 短法蘭距的餅乾鏡也就canon 22mm、富士18mm 27mm
: 11-22 則是更op的存在,但我不懂為什麼各大風景區旅遊區很
: 少看到這款王牌,我自己在猜應該是多數風景攝影玩家,覺得
: 大機大鏡看起來比較厲害吧(?
: 可是我納悶,用22餅拍出的精彩作品,看過的印象少於X100系
: 列,歡迎大家跟我分享把22餅用到極致的高手。
: 接著canon值得關注的動向,是會不會把重心大量轉到無反
Canon在無反光鏡上的策略一直都站在算是EOS的第二台隨身機身這種概念,在這種概念下
,鏡頭的數量,跟價格的定價上,都有一些限制在。
BCN 2017整年的銷售會整個翻轉,超車Sony,其實不是性能機種M5/M6的帶動,而是M100
這種機器。
BCN這樣的「銷售量」排行,是台台不等值的概念。
Canon有M100讓整個銷售量起來,但Sony也不是全然完全靠高價的A7在撐,目前Sony賣最好
的相機(我知道的有台灣、日本、英國),是A6000。
簡單說無反的生態是這樣,高價當作技術力的展現,並維持利潤,但要衝量,要靠C/P高的
機器。
Olympus在日本賣的好是有原因的,日本人基本上對五大光學廠是有很強的信賴感,而且
如前篇推文所說,只要東西好用,片幅在日本市場不是那麼大的考量。
拍照成功率(防手震)、攜帶性、品牌信賴度、價格、通路的能見度,這部分Olympus在日
本做的相當不錯,因此雖然也經過黑暗三年(2012~2015),但是也重新站穩市場,這兩年
相機部門營收都不是赤字,有些許的獲利。
EF-M 11-22是顆很不錯的鏡頭,但我想不到所謂OP的程度,他的價格很公道,畫質可量化
的部分很不錯,C/P相當高,但有沒有到「為了這顆鏡頭」換系統,可能還不到。
: 索尼:
: 其實也試了不少水溫才決心入場,不過掌握cmos就是任性。之
: 前遇到跟canon滿像的既有產品問題,但已經把重心從A轉FE
Sony在初期的NEX也跟Olympus還有Canon EF-M一樣,是有所保留的,因此E環鏡頭給人的
感覺就是畫質差。
但這點從Sony A7開始,有逐漸扭轉的情況。
初期我覺得很棒的鏡頭只有FE 55/1.8,我其實也因為這顆鏡頭入了A7,成為我三個常用
的無反系統之一。但是FE 24-70mm F4跟FE 28-70mm這兩顆鏡頭不是那麼優秀,原本我以
為大概會變成是另外一套NEX。
但A7的長銷熱賣改變了很多,Sony嗅到了市場對於「輕便無反」跟「135全片幅」的商機,
投入了更多資源,2013年A7發表至今,整個FE接環鏡頭增長的很快,品質也不可與NEX時
同日而語。
Sony有很多相機上的技術越來越仰賴感光元件,他們作出了很強悍的機種,初期的人機
體驗不是那麼好,但是他們也改的很快。A9/A7r III也聆聽了很多真正在商業攝影、運動
攝影這些專業領域攝影師的意見,也確實打破無反不能用在專業這塊的傳統想法。
我其實蠻同意版友所說的:「富士是台會想帶出去拍照的機身」,但前提是你要對相機的
操作、歷史、還有能理解富士某些偏執的設計理念,但只要你能體會,會非常非常熱愛,
這種熱愛幾近於信仰。
但我也要提出另外兩個會想帶出去拍照的機身廠牌,那個廠牌我會選Sony跟Olympus。
Sony很簡單,你會因為它很強大的感光元件拍出來的成品,願意忍受他殘破的操作體
驗,一直一直帶出去拍,帶回非常強大的照片素材。
Olympus的話,就是成功率,說穿了,很多時候你不用「極致」,防手震這件事情是非常
有感的,其他奇怪的科技樹像是LiveComp之類更不用說,當你有基礎攝影知識的時候,
用Olympus可以更省力。
你不用極致,但前提是需要有些許的妥協(不要當Pixel peeper之類的),換來的是攜帶
跟成功。當然這件事情可以幾乎套用在所有無反系統上,但我認為Olympus是貫徹這種在
「均衡」下的設計理念最徹底的廠牌。
: Olympus與松下:
: 卯足了勁把小片幅小體積的優勢徹底爆發出來
Olympus跟Panasonic就不多說了,有機會在改開文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