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生邸事件是一本揉合科幻、推理、歷史元素的小說。主角遭遇意外,被時空旅人所救,
抵達1936年二二六事件發生的日本。二二六事件是青年將官發動的軍事政變,被認為是後
來軍部暴走,日本邁向太平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
作者虛構了一位陸軍退役大將蒲生將軍,主角和時空旅人在二二六事件發生當天來到蒲生
邸。根據主角所知的後來的歷史,蒲生大將將會在二二六事件發生時自決,然而,在聽到
槍響之後,事件現場的手槍卻不翼而飛。
因為軍事政變爆發,宅邸周遭都進入管制,對外聯絡中斷,形同暴風雪山莊的狀態。如果
大將是自決,那為何現場找不到手槍?如果是他殺,宅邸中人大多知道大將心存死志,又
為何要在這種狀況下動手?且不將現場布置成自決的模樣?那個人又是誰?這是本書作為
推理小說的謎團,推測各種可能性的過程還滿好看的。
當然,看過本書的讀者應該都會同意,推理並不是本書最精彩的地方。本書中,歷史有其
目的,人類是作為零件一般的存在,打比方說,如果在希特勒崛起之前改變他的生命軌跡
,那麼歷史就會讓另一個人扮演希特勒的角色,發揮原本希特勒應該發揮的歷史作用,個
人的命運可以更改,但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
本書在宅邸事件結束,邁向結尾的部分金句大量爆發,就是奠基在歷史的大方向無法更改
這一點上。有一個天才小說家曾經說過,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
要來。若歷史無法更改,人應該如何面對自身所處的時代?
這本書出版於1996年,對於作者宮部美幸來說,本書應該是對剛結束沒多久的昭和年代(
1926-1989)致意。與此同時,冷戰也剛結束沒多久,西方洋溢著「歷史的終結」的樂觀
氛圍,我不知道日本人自身是怎麼看待九零年代的世界,但如果只看本書,我覺得作者應
該不會同意西方當時樂觀的看法。
作為一個海外讀者,看這本書的時候距離本書出版又過去將近三十年,西方的樂觀氛圍不
再,「漫長的戰後」也出現了鬆動。如果宮部美幸的作品可以留到未來,我認為這本書是
會被再評價的,尤其是在「下一個戰後」的時空。
我看的是獨步新版,新版的最後收錄了兩篇解說,一篇是日本作家關川夏央,一篇是台灣
學者吳叡人老師,兩篇都很好看。吳老師的文章寫作時間在關川先生之後,有回應關川先
生的地方,寫宮部美幸的日本近代文學傳承那段尤其浪漫,如果只看過舊版,有機會也可
以看一下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