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結束了,去年學製、藝術節、小劇場零零總總加起來看了61場,
當中印象特別深的說實話也不少呢。
以下為個人不負責任年度按演出順序排行榜:
最浩大製作:《巴勒摩.巴勒摩》
也許光是碧娜鮑許的名字就夠了。或是大幕升起,只有一堵牆。
在國家劇院推倒好幾噸重的石塊,吊起大樹,數台鋼琴,活生生的犬,
考驗國家戲劇院極限的舞台(比如加固舞台地板至能承受強大撞擊),
最浩大製作應該是當之無愧。
心得傳送門 http://littleursaminors.blogspot.tw/2015/03/blog-post.html
最恍惚的夜:《長夜漫漫路迢迢》
第一次看戲看到想死的感覺冒出來,並非指戲難看。
而是抱病看戲真難受,尤其是一齣好黑好黑暗的戲,加上演員都是口操粵語,
讓我在實驗劇場中搖搖晃晃地陷入某種絕望(忍住噴嚏、眼冒金星)。
這齣製作帶給我的道德教訓是:生病應該休息,不要看戲。
令人意外的驚喜:《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
有趣的嘗試,在皮藍德婁討論角色與演員關於戲劇本質的疑問外,
更進一步,試圖打開劇場與觀眾間的複雜關係,
讓觀眾自省如何看待自己在觀眾席裡的位置。
場面調度也處處充滿驚喜,各方面水準都好高啊。
心得傳送門 http://littleursaminors.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21.html
今年度最屌:《看在老天爺的份上》
我不知道怎麼形容我對這齣戲(?)的愛!
心得傳送門 http://littleursaminors.blogspot.tw/2015/05/blog-post_13.html
期待太高帶來失望:《阿拉伯之夜》
先聲明我好喜歡廖若涵的戲,只能說我期待錯誤惹,
這齣戲一言以蔽之就是「游泳池(沒水)2.0」。
作為期待導演端出新菜的觀眾只能說是太自作多情,
不過可以看到一樣的導演手法在這兩個本間所造成的不一樣效果。
阿拉伯之夜劇本裡的歷史處境被刻意忽略了,或是被認為不重要,
戲就這樣成為導演個人美學風格的展示,
無關好壞只能說胃口被餵養大了就回不去。
演員也失去游泳池那樣的神采了。
最敬業演出:《蛻變.人形機器人版》
因為颱風攪局的關係使得人心惶惶,最後劇團一天演出三場,
這也是我第一次看上午場的戲。
光是願意為了觀眾這樣做,已是滿懷感謝。
當然戲也好看,只是劇團這樣的敬業態度會讓我一直記著。
最熱血沸騰:《雜生少年》
整場戲就看林靖雁震懾住全場觀眾,在這個為林靖雁打造的劇本裡,最後我淚眼婆娑,
想起那位為了夢想中的世界而獻身的林姓少年
(無法忘記大人如何對待這些反課綱少年們),
想起鯨向海寫過的詩,〈那時我並不知道你會死〉。
今年五月加演!
心得傳送門 http://littleursaminors.blogspot.tw/2015/09/blog-post_38.html
心理距離最近&名字最長:《是的,關於現今媒體的現象,我在進行一個剪貼的動作》
這製作的團隊太接近我了,帶著輕挑眼光看世界又保有熱血,
具體而微呈現專屬於這個年紀的心靈與想法。完全笑爛,完全白爛,完全命中我。
心得傳送門 http://littleursaminors.blogspot.tw/2015/09/blog-post_12.html
我懷念的:《K24》
第一次看戲就是K24六小時版,十週年重演彷彿看到老朋友一樣。
不會忘記那時的感動,關於劇場的魔法,與其中的美麗。
老笑點還是一樣好笑,李劭婕那句「十年,有差!」是超巨大洋蔥,害我又哭又笑。
期待今年也有滿滿好戲,身為觀眾這是最幸福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