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東南亞國家如果不獨立

作者: kk103 (以兼易別)   2014-05-30 01:07:50
※ 引述《sitifan ()》之銘言:
: 二戰後東南亞國家如果不獨立,人民說不定生活得更好。
: 印尼(荷蘭)馬來西亞(英國)越南寮國柬埔寨(法國)菲律賓(美國)
很難不獨立吧,福利資本主義是無法承擔那么廣大地區那么多人的福利
殖民地母國通常也是依靠當地的某個集團來間接控制城市以外的廣大地域
所以殖民地母國比起現在那些獨立后的各國政府,更加缺乏控制農村地區的手段
并且更加依賴當地傳統社會統治階層的合作
這些傳統社會的統治階層一般都傾向以壟斷的形式維持/擴張自身在當地的利益
而不太歡迎中下層也均衡發展并威脅其統治地位,或者形成新勢力
如果這種統治模式繼續下去,也只會造成更嚴重的二元經濟問題
城市看起來很興旺,但城市以外的鄉鎮就是一片蕭條
然后城市內外的眾多暴民就會和部分知識階層結合起來,推動民族獨立
少數本土統治精英和殖民者就只好哀嘆好日子到頭了
當然也可以想見暴民們原本生活的環境和生存狀態是多么的原始和落后
各種地方勢力派系錯雜,難于全面掌控,并且面臨社會結構整個要重組的壓力
之后爆發各種沖突動亂等等也就是意料之中的
所以問題就是殖民地時期發展出來的城市經濟,
本身就是以殖民地母國的武力作為擔保,發展起來的一種扭曲的經濟結構
這種經濟結構是為了讓殖民地配合其母國的經濟需求,而不考慮殖民地自身需要
甚至可以說是沒有能力考慮殖民地自身需要,因為統治者與其民眾之間距離實在太遠
比如要發展印度的工業,首先要解放印度的勞動力
但是印度的多數勞動力都在農村的土地上受著好幾層地主的盤剝
有在城市生活,但是擁有土地所有權的地主,他們卻恰恰是英國殖民者的合作對象
因為他們生活在城市,經濟條件允許他們接受教育,能夠與統治者溝通
其下是生活在鄉村,但是在土地所有者之下代管土地的地主
最下的農民經過盤剝之后,基本上沒有經濟力了,統治者也不可能繞過上層給予他們福利
所以基本上他們也享受不到任何現代化的教育,自然也不能適應現代化的生產方式
即便是有剩余人口流向城市,對城市來說更多時候是負擔,
因為將他們培養成為城市所需要的勞動力的成本太高
在東南亞各國,情況類似
當殖民地母國的武力神話破滅后,這種統治模式自然難以維持,只能自然消亡
作者: GermanNavy (剛射了三發在金剛肚子裡)   2014-05-30 01:12:00
作者: glennDrago (Glenn Drago)   2014-05-30 03:33:00
例如法國,整個國家都被滅了,哪來的武力保護殖民地?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4-05-30 07:06:00
但是, 今天還是有很多殖民地不願意獨立阿例如法屬圭亞那
作者: iiooiioou (愛幻想的O宅)   2014-05-30 08:04:00
法屬圭亞那可不是殖民地 而是海外領土 居民有公民權的並且在法國國會有席次
作者: Kavis (抱著兔子的地鼠)   2014-05-30 12:31:00
樓上,那是因為現代已經不再容許殖民地了,所以改換形式
作者: iiooiioou (愛幻想的O宅)   2014-05-30 14:43:00
不只改換形式 連目的都變了 因為法屬圭亞那不像殖民地是拿了榨出資源 當作能帶來利益的資產
作者: saram (saram)   2014-05-31 21:10:00
新加坡死拉住英國, 不讓英軍離開, 但大英帝國自己還是離去.不必爭取什麼獨立, 殖民母國衰敗了, 自顧不暇. 荷蘭第一個跑, 連美國戰前都規劃讓菲律賓自治了.帝國主義者的經濟算盤有新打法, 要勢力範圍, 不要統治他國.美國是個典型現代羅馬帝國. 他要前進哨點, 不想要包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