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歷史討論]文化大革命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6-08-25 11:40:34
※ 引述《hizuki (入贅桧月家,我妻彩花)》之銘言:
: 其實江西有AB團,延安有個整風運用。
: 據說胡耀邦就是因為AB團事件中差點被殺死,當時就發誓絕不整人。
我聽說當時江西殺AB殺得很兇
並且在海南島也這樣大整肅 殺死不少人
但是我覺得至少沒有殺到只剩一個獨裁者
我不懂當時為何中共那麼喜歡殺自己人
: 據我這把訪問的人描述的情況,發動的順序有點不同。
: 都是心懷不滿的人借此檢舉匪幹(大字報),然後被匪幹打壓。
: 毛匪下令不準打壓,新懷不滿者再度展開報復,糾集群眾沖入匪幹家中,進行批鬥。
: 好像沒有說不參加就是「反革命」,據說當時也有「逍遙派」這個詞語。
: 這個是第一次奪權的情況。
我看到也是這樣, 第一次和後來似乎不一樣
但是我讀過這本書 給你參考
http://www.haodoo.net/?M=book&P=13C2
一個紅衛兵的自白
裡面就有大量整肅一般平民
哈爾濱內的派系武鬥
以及對於不積極參加文革迫害的故事
: 據回憶者稱,但是他們是真心相信毛匪的話,對匪幹展開批鬥。
: 其實我覺得應該是說,有人這麼做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變成光榮典型,
: 我想人人都會效法的。
: 當時不是沒有擁護匪幹的紅衛兵派系。
根據這本書的說法, 後來在哈爾濱就分裂成兩大派紅衛兵
一派是建制派, 得到北京中央文革的支持
控制了哈爾濱市革委會(實質的市政府)
另外一派反建制的砲轟派就控制兵工廠對幹
: 應該說沒有實際去管理,記得江匪青會接見兩方人馬,同時都給與鼓勵。
書中有提到車站鬧劇 兩派同時間去北京同時兼回哈爾濱
都被接見在火車站各說各話的鬧劇
: : 就被稀釋在村莊內. 一個村莊可能就只有一兩個紅衛兵青年
: 據多人回憶記得是整個班級班級的分派到同一個農村。
我之前看電影天浴 給我的感覺是打散下放 ^^
可能是電影天浴是青藏高原巴 那裏太窮
要是一個村莊一次來一整個班級 那牧民都沒食物了 XD
: : 這樣紅衛兵就等於自動瓦解了, 因為不但無法串連搞運動
: 是沒空搞,農作都累死了。而且農村有根正苗紅的匪幹監視你。
: : 並且當時的規定也是不能輕易離開農村.
: : 有些下鄉的青年後來想家, 偷偷溜回家, 結果被警察抓起來又送回農村
: : 所以某種程度來說, 等於是把紅衛兵青年當作囚犯一樣流放軟禁在農村內
: 可以說是勞改。
: 這裡要分享一下幾個人上山下鄉情況:
: 某農村來:曾經跑去過天安門看毛匪,因為本身是農村戶口,所以當時就沒有
: 真正的上山下鄉。
: 某高幹子弟:整天幹活累死了,當時毛匪仆街的時候整個農村都在哭,據她所說,
: 農民哭是真的哭,當時學生哭是怕回不去城鎮了。
: 我的親戚:因為我們家是黑五類,當時她為了證明自己,也參加了上山下鄉。
: 結果第一年的新年回家後就一直裝病不回去了。
等等 那時候過年可以溜回家?
我以為一直到知青返回城市才能回家
作者: msisee (c'est la vie)   2016-08-25 11:49:00
共匪殺自己人正常啊 都稱史達林父親了 兒子克紹箕裘
作者: hizuki (ayaka)   2016-08-25 13:38:00
我這是為了說明不同區域差異非常大,我這邊因為是僑鄉可能管制嚴格所以鬧事不嚴重。我這邊沒有大規模發動下鄉但是也有高幹子弟回憶是不能回去。可能和自願和地區有差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16-08-25 14:54:00
共產主義很兇狠 日本赤軍也是人都不夠了還內鬥互殺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8-25 15:03:00
既然更進步更西化多殺點人也是更文明
作者: gemboy (沉默的雙子小孩)   2016-08-26 01:12:00
當時一般老百姓沒人對這種像中二屁孩作風懷疑嗎就算一般老百姓知識水平在低 莫名其妙的殺人坐牢不反感嗎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經過完了)   2016-08-26 07:00:00
很正常啊,如果對檯面上幾個社運學運XX運組織有認識的那種『某某不夠積極主動,是KMT臥底』或『某某過度主戰動輒消耗本組織人力物力,是KMT臥底』的互相指控有完沒完甚至不只反KMT方,KMT自己也有各種派系互相指控王O平、楊X中這種人被丟出來其實反KMT都叫好,但KMT裡面『XX不在了,這茶果然好喝多了』的人可是也不少的WWW共產黨厲害之處就是把這種組織必有的路線和行動差異推出來鬥爭除了開除黨籍以外還能把人鬥死,是20世紀最強大發明
作者: Kavis (抱著兔子的地鼠)   2016-08-26 12:44:00
請參考數字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