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科舉考些實際一點的東西

作者: bxdfhbh (bxdfhbh)   2016-12-20 17:23:03
看到過一種說法,說朱元璋之所以搞八股文,并限定考試范圍為四書,就是為了
盡可能消除基於出身的不平等,打破階級固化。
宋代科舉考試所需的知識范圍很廣,經史子集都要熟讀才能考個好成績。
結果就造成富人小孩有錢買書,可以看大量的書籍,可以請好老師講解書上的內容;
而窮人小孩買不起書,請不起好老師,就考不過富人小孩。
書籍需要花錢買,如果所有的考試內容都是四書,那窮人小孩只要買四本書就夠了。
這樣窮人和富人的小孩,就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八股文類似,消除了考官個人對寫作技巧好惡的影響,所有人在同一個模式下寫作,
文章好壞一比就出來了。
科舉考試,選拔的不是吏,而是官。
官是統治者,是社會的支配者,需要的不是技術能力,技術方面的事情交給工匠就
好了。
而科舉考試,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的游戲規則,使得窮人的小孩可以一代翻身,
躋身統治者的行列,使得社會階級高度流動。
今天美國的學校教育,其階級固化程度遠超過科舉時代。
在美國,富人的小孩可以上私立學校,中產階級的小孩可以上好學區的公立學校,
窮人的小孩只能上很差的公立學校。
小孩從小在起跑線上就不同了,窮人的小孩要跑贏太難了。
科舉時代,官員是社會資源的支配者,官員的高度流動就決定了社會階級的高度
流動。
美國是相對小的小政府,官員權力被嚴格限制,社會資源大多控制在企業手里,
而資本是可繼承的,富人可以通過遺產的傳承維持自己的上層社會身份。
這點上,歐洲國家就做得好得多。
歐洲的學校以公立為主,窮人小孩也能上好學校,獲得相對公平的起跑線。
歐洲的稅收,包括遺產稅也都很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階級的固化。
但歐洲人有骨子里的貴族意識,在階級固化的觀念上比美國人強得多。
作者: lazyming (lazyming)   2016-12-20 17:38:00
伊頓公學笑而不語。
作者: unclefucka (冰不汁醬,醬不汁冰,難吃!)   2016-12-20 17:44:00
國中能力分班差一分打一下笑著看伊頓公學....
作者: bxdfhbh (bxdfhbh)   2016-12-20 17:52:00
伊頓公學是英國的,我說的是歐陸國家。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12-20 18:41:00
歐陸國家更多階級複製,有名的像德國的教育體制根本就是階級複製的典範,超過6成是父母做什麼子女就做什麼,這不叫階級固化什麼叫階級固化?只是德國的工人薪資跟社會地位不低,大家忽視如果在其他國家這是多嚴重的問題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6-12-20 18:52:00
科舉制度有優點也有缺點,所謂的廢科舉其實是廢八股比較重要,到最後其實科舉到現在兩岸都還在用
作者: Swallow43 (絕對領域命者)   2016-12-20 20:12:00
就...高普考...
作者: gsx56840 (拉屎哥)   2016-12-21 00:14:00
德國教育小學五年級就分流,當然是父母決定小孩唸什麼,又,製造業的勞動者數量很龐大,自然就會變成父母做啥小孩就做啥,父業子承原本就是歐洲行之有年的傳統而且從結果上來看,強化產業競爭力,提升勞工收入和地位,相比台灣人人讀大學的政策,哪個更好,根本一目了然
作者: atpx (秋雨的心情)   2016-12-21 13:47:00
德國相當固化,考試還限制次數
作者: yoyun10121 (yoyo)   2016-12-21 15:12:00
德國的工人薪資和社會地位不低, 那這還算階級固化?實際上管理階層的人數需求就是遠低於勞工階級, 搞一套彷彿大家都能翻身的制度, 結果沒人想當勞工才是大亂源99.9%科舉考不上的童生, 最後就只是不事生產的廢人科舉時代是整個拉開階級差距, 然後開一道小門讓你以為可以翻身, 實際上真的翻身的可能只0.01%不到. 德國那種制度是直接拉近階級差距, 連刻意翻身都省了, 那到底哪腫才算是階級固化..
作者: a420360 (嶺月)   2016-12-21 15:35:00
長知識推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12-21 20:06:00
二樓上 我國經驗顯示 群眾喜歡翻身做主 所以先是技職轉變成科技大學"做學問"而非練實務技術 然後碩士大師海量生產 因為碩士"人才"起薪高 可以為研發"主力"產專利分紅利 再進階到博士趴趴走 因為博士就業起點高 當主管出一張嘴讓下面的人做事就可以爽賺....與此同時 產品跟服務都是低價競爭不看品質 結果管你啥學位的都很難找工作 找到也都是爆肝位子又怎樣? 我國人民就喜歡這種 同時要求學位要簡單快速才好趕快就業賺錢
作者: castille (Show me)   2016-12-21 20:25:00
樓上的講到重點了,要能賺錢其實都要和人有點不同,才容易和大家一樣,除非卡到好位置,不然都是賺辛苦錢
作者: ronray7799 (百變Q葫蘆娃)   2016-12-21 20:28:00
真要說儒家遺毒 大概就是每個人想當管理職吧
作者: QuantumFoam (量子泡沫)   2016-12-21 21:52:00
有沒有明清科舉及第者的社會階層統計報告?我想到的方法是追查及第者父祖有無任官、任官情況(經濟分析太難做了,我不知道方法,但也可以嚐試;身份分析比較容易)。以明清科舉與社會流動為問題意識,應該可以做一篇博論?
作者: yoyun10121 (yoyo)   2016-12-21 23:39:00
http://press.princeton.edu/titles/10181.html這篇是用姓氏追蹤社會流動, 也有應用到中國科舉, 基本上科舉實際對階級流動的幫助是超低的..另外明代中進士的平均年齡約33, 明代男性平均壽命45,也就是說一個男的不事生產考到35-40歲想要放棄科舉,大概也差不多可以等死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