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第二次發文,如有冒犯還請見諒:
關於大部分前一篇的Tuk大已經說明許多了,我比較想講的是海軍航空兵的部分。
首先,史實的日本帝國航空武力的部分,大致上出自於陸軍與海軍,基本上一直到終戰為
止都沒有獨立空軍,所以戰後空中自衛隊最初招收了一些來自舊陸軍與舊海軍的飛行員,
但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只是想說原PO用空軍有點讓人出戲)
再者,關於大肚空軍的部分,前一篇Tuk大的補充有提及,大肚從某些管道取得了德國的
潛艦軍事技術,這邊再間接闡述德國的建軍思維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大肚的建軍,自然而
然有了跟德國一樣的獨立空軍,而這剛誕生的新興軍種成了,大肚上至國會,下至尋常百
姓的新寵兒。空軍的出現也間接得帶起了大肚的民間航空工業出現。雖然在日本侵肚前夕
,民間航空工業的技術主要還是在維修及組裝飛機方面,但在少數具野心的商人投資下,
還是有一兩款自行研發的客機出現。
而航空機的發展也使民間運輸方式的改變,極重要物件的郵務運輸,只要支付一定費用便
可使用航空郵件,甚至有錢一點的就乘坐飛機,體驗遨遊空中的快感。在空軍成軍的短短
幾年內,大肚人民的話題幾乎三句不離飛機,五句不離空軍。「坐飛機」一詞甚至是上流
社會時常所聞的用語,爾後因此成為民間對不知世事的有錢的蔑稱。
而在空軍蔚為發展的時候,駐美跟駐英以及後期駐日海軍出身的武官們,也對於未來戰爭
態勢作了預測。「海軍航空戰力」一詞成了海軍青壯派時常討論的話題,當然,海軍航空
部成立的道路並沒有如空軍來得輕鬆。畢竟新部隊的成立就意謂著編制與預算的改變,更
直接的影響了三軍間權利生態的變化。在彌漫孤立主義的國會中,遠距離的高機動性戰術
只取得了“對防務而言,實際上毫無意義”的評價,但面對陸軍與空軍有系統性的夾殺,
以及國會議員未認真理解的妄斷之下。海軍最後提出折衷方案,五艘萬噸級的水上機母艦
,而在經過海軍預料中國會的“殺價”後,以兩艘五千噸上下的水上機母艦定案(人稱大
甲社級水上機母艦)。
而在海軍航空部勉強成立後,空陸兩軍的夾殺依然未止步,但仍然培育了不少優秀的海軍
飛行員。在日本侵肚時,兩艘水上機母艦分別自沉於外海及港中,而艦上的水上機中隊,
則是待在大肚繼續參與對日的反抗行動,對於多數的戰鬥都有決定性的戰果,但後勤問題
,這種戰果在中後期便不復存在。(個人預估日本要佔領大肚西部至少要接近一年,大肚
可是中日兩國的武器支援國,只要指揮系統繼續存在,日本面對的就是一支彈藥充足的部
隊)
而後期航空母艦的計劃也是在兩軍種及大部分議員不諒解的氛圍下通過的。
以上就是個人的見解,謝謝各位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