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引述《Odaman (odaman)》之銘言:
從自然角度來想,台灣要面積和英國一樣大,地形平坦,還要離中國大陸近,比較可能
的形成方式,是華南板塊的一部分陸地因某些緣故和大陸分開,相當於把浙江、福建從
大陸切出來的概念。
但如果不是蓬萊造山運動形成中央山脈與西側的沖積平原,這個島還叫台灣嗎?
: : 我覺得這的確是主要問題,但我想整個命題最大的爭點並不是在台灣面積大小的差距,
: : 而是地理環境上可耕地太少。
: 同意是地理問題,但不是可耕地太少,台灣身為亞熱帶,農業生產力勝於溫帶
: 1905年就能養將近300萬人口,要知道這比美國獨立時13州的總人口(含原住民)還多
: 我認為問題是在於地理上切割太零碎,橫向河流把縱向的西部平原切割成太多小塊
: 導致不易產生本土的統一政權
: 說是這樣說,但是河流是最低階的戰術障礙
: 鄭成功、滿清、日本、國民黨來,都輕鬆克服,秒殺全台
其實台灣的地形是真的滿糟糕的,幾乎是全世界獨一無二地糟糕
中央山脈太高太陡太難走了,河流又都東西向,乾濕季水量差異太大,除了宜蘭和台北外
河流對交通都沒幫助,只有礙事
在17~19世紀,台灣的內部交通(陸運)遠沒有對外交通(海運)來得便利
直到21世紀,台中到花蓮還沒有一條好走的路,很可能到22世紀都沒有
所以只要外來勢力能夠撐過瘟疫,台灣幾乎是任人宰割,人家想從哪上來就從哪上來,
又沒有內陸腹地可以支持。全台人口多的地方除了台北,可說是幾乎沒有地方可以防守
的。
: 所以想想還是不要「都是They的錯」,台灣先民就是沒那個戰略眼光
很多人說台灣欠缺海洋文化,其實要發展海洋文化也要看周遭環境
台灣如果300年前去和薩摩番去搶沖繩,能得到什麼東西嗎?
如果200多年前和呂宋發展貿易,請問要拿什麼換什麼?香蕉換芭樂?
現實中發展不起來,就是因為以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以及周邊的地理資源,就實在
沒什麼好發展的
有沒有什麼假設可以讓台灣過去幾百年的發展稍微有趣一點?
有,就是把內陸交通條件改善一點
1.假設新竹關西橫山一代因斷層作用形成較大的盆地,南寮一代因斷層或火山而隆起,
頭前溪往北走接入大漢溪,另外台北湖水深一點不乾掉,這樣大漢溪河谷可形成一條從
新竹到台北的南北向運輸走廊。
2.假設雪山山脈和中央山脈之間的斷崖大一點,埔里到日月潭這一代的盆地也大一些,
蘭陽溪變成從武嶺發源,變成可以不用爬什麼山,透過蘭陽溪谷和埔里盆地,就可以很
方便地來往宜蘭和嘉南平原。
不過花東還是沒救,中央山脈這個障礙太大,拿掉中央山脈就又好像不能叫台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