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如果日本不佔領南海 轉攻蘇聯海參威

作者: RichardIII (我沒謀殺我姪子!!!!!!!!!)   2021-05-01 12:47:04
※ 引述《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之銘言:
: ※ 引述《revanchist (revanchist)》之銘言:
: : 也來玩玩.
: : 只針對想當台裔日本人的部分:
: : 只是請想想
: : 1. 如果二戰後日本繼續保有台灣, 包括不遣返日本軍隊及日本移民,
: : 也不改變日本的治台各種政策,
: : 那現在會活得如何?
: : 1.台灣仍然是農業社會, 依然貧困落後, 毫無任何現代工業,
: : 仍然只是日本的糧食供應地. 台灣人不得隨意入境日本.
: : 2.如果認為台灣人將被日本人視為日本人,
: : 台灣人可與日本人同樣生活在富裕進步的環境中, 且與日本人毫無區別.
: : 或是台灣人不被日本人視為日本人, 但台灣人可生活在富裕進步的環境中.
: 3.沖繩
: 沖繩大約有日本本土的2/3 GDP,以及進步的農業和觀光業,工業也不弱
: 台灣大約就是沖繩的翻版
: : 答案在各人心中。
: : 對我而言,如果有人選2, 那代表認知的很多方面都出了問題.
: : 2. 如果現在台灣併入日本, 那會活得如何?
: : 1.日本瘋狂吸取台灣資源, 就算有任何建設, 最終目的也只是為了日本的利益.
: : 2.台灣人將被日本人視為日本人,
: : 台灣人可與日本人同樣生活在富裕進步的環境中, 且與日本人毫無區別.
: : 或是台灣人不被日本人視為日本人, 但台灣人可生活在富裕進步的環境中.
: 3.跟沖繩一樣進步
: 不管日本是不是殖民統治,他依然比戰後來台的國民黨殖民統治更好更進步
: 若退幾萬步不如沖繩,也會比現在好
: : 答案在各人心中。
: : 對我而言,如果有人選2, 很低的可能性不一定代表認知的很多方面都出了問題.
: : 因為台灣併入日本絕大多數人受害, 必定有極少數人受益,
: : 而那些受益的極少數人會選2.
: : 3. 不想說了
: 3.狗去豬來,國民黨來台的難民沒辦法認知自己的爛,
: 沒辦法名正言順地說自己對台灣是殖民統治,這就沒什麼好說的
: 不想說了
台灣經濟發展階段論
STAGE THEORIES OF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蔡仰虔 (國立中正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2008/5/17
2. (2) 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的階段劃分
有關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的階段劃分,不同研究有不同的分析角度,但其中以政府經貿主軸
、產業結構的變遷以及經濟成長的關鍵年代轉捩點為主流的分期依據
财 吳永猛 (2002) 採用李斯特以農、工、商之發展狀態為依據,把戰後台灣經濟發展分
成四個階段:
1. 農業復興期 : 1945~1952
2. 農工業發展期 : 1953~1962
3. 工商拓展期 : 1963~1973
4. 工商轉型期 : 1974~2000
個別階段的經濟發展與結構特色:
1. 農業復興期 : 1945~1952 — 戰後經濟重建、恢復生產、進行土地改革
2. 農工業發展期 : 1953~1962 — 1953年開始推動經建四年計畫
— 藉由化學肥料的大量使用與品種改良,提高農業生產力與產量
— 在工業發展與貿易上,採進口替代之策略
3. 工商拓展期 : 1963~1973 — 採出口導向策略,輕工業產品的大量外銷
— 設立加工出口區,發展勞力密集產業
4. 工商轉型期 : 1974~2000 — 發展重化工業
— 以資本及技術密集產業為發展導向
财 魏萼 (1993) 依據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來分類戰後台灣的經濟發展:
1. 傳統的落後經濟階段 : 1950年代
2. 起飛前階段 : 1960年代
3. 騰飛階段 : 1970年代
4. 成熟階段 : 1980年代
5. 進入大量消費階段 : 1990年代 (預估)
财 侯家駒 (1985) 綜合孫中山以食、衣、住、行為角度之民生史觀和羅斯托的經濟成長
階段論來劃分戰後台灣經濟發展之階段
1. 食的階段 : 1950年代
2. 衣的階段 : 1960年代初期
3. 住的階段 : 1960年代中期
4. 行的階段 : 1990年代後期 (預測)
個別階段的經濟發展與結構特色:
1. 食的階段 : 1950年代 — 初期 : 米糧、農業生產為主的階段
— 後期 : 農產品加工業成為領導性部門
—「以農業培養工業」時期、第一次進口替代時期
2. 衣的階段 : 1960年代初期 — 紡織業、成衣業成為領導部門的階段
— 第一次出口擴張(出口導向)時期的開始
3. 住的階段 : 1960年代中期 — 電子業與家用電器業的迅速發展
1970年代中期 — 重化工業的建立、進入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
— 居室產業成為領導部門 (營造業產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的明顯提升)
4. 行的階段 : 1990年代後期 (預測) — 每個家庭小汽車擁有率的明顯提升
财 段承璞 (1992) 分別以政府產業政策主軸以及經濟成長速度來分析
(1) 依產業政策主軸分期 :
1. 1951~1960 : 「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策略時期
2. 1961~1971 : 「以貿易促進成長,以成長拓展貿易」策略時期
3. 1972~1978 : 「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升級」策略時期
4. 1979~ :「加速經濟升級,積極發展策略性工業」時期
個別階段的經濟發展與結構特色
1. 1951~1960 : 「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策略時期
─ 以進口替代為主軸: 發展勞動密集型生活日用品工業
─ 為實現進口替代,加強關稅保護和進口管制
─ 實行外匯配額與複式匯率制度
2. 1961~1971 : 「以貿易促進成長,以成長拓展貿易」策略時期
─ 獎勵投資、發展出口產業,以拓展海外市場
─ 對工業投資實行租稅減免、對外銷品實行退稅的優惠措施
─ 設立加工出口區
─ 改複式匯率為單一、固定匯率
3. 1972~1978 : 「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升級」策略時期
─ 發展鋼鐵、煉油、造船等重化工業
─ 進行十項工程建設 (十大建設)
─ 推動產業發展之第二次進口替代及出口擴張
4. 1979~ :「加速經濟升級,積極發展策略性工業」時期
─ 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 發展技術密集產業,促進產業升級
─ 積極發展機械、資訊等策略性工業
(2) 依經濟成長速度分期 :
1. 1945~1960 : 困難和恢復時期 a. 1945~1952 : 混亂時期
b. 1953~1960 : 經濟復興時期
2. 1961~1973 : 高速發展時期
3. 1974~ : 經濟增長不穩定時期
* 個別階段的經濟發展與結構特色
1. 1945~1960 : 困難和恢復時期
a. 1945~1952 : 混亂時期
─生產力低、物資缺乏、嚴重通貨膨脹問題
b. 1953~1960 : 經濟復興時期
─ 靠美援維持經濟的復甦與發展
─ 平均每年國民生產毛額增長率在7%左右
2. 1961~1973 : 高速發展時期
─ 此時期的經濟進展快速,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超過10%
─ 是二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的黃金階段
3. 1974~ : 經濟增長不穩定時期
─ 此時間經濟增長速度時高時低、波動不定
─ 伴隨著兩次石油危機的發生,台灣經濟成長速率驟降
(1973 : 12.8% → 1974 : 1.1%, 1975 : 4.3%, 1982 : 3.3%)
财 李國鼎、陳在木 (1987) 綜合多項經濟因素,但偏重於以政府的政策主軸為分析角度
1. 經濟重建階段 (1949~1952)
2. 依賴美援階段 (1953~1960)
3. 自立成長階段 (1961~1972)
4. 能源危機階段 (1973~1981)
個別階段的經濟發展與結構特色:
1. 經濟重建階段 (1949~1952)
─ 農工生產及交通運輸的恢復與重建
─ 穩定經濟,抑制通貨膨脹
2. 依賴美援階段 (1953~1960)
─ 配合美國的經濟援助, 開始推動經建四年計畫 (1953)
─ 有效利用美援加強電力、交通及水利等公共設施,支援產業發展
─ 運用美援資金,辦理民間工業貸款,鼓勵民營企業的發展
─ 發展勞力密集產業,以減少進口 (替代進口)
3. 自立成長階段 (1961~1972)
─ 提高儲蓄,接替美援提供資本,以支持經濟邁向自立、持續成長
─ 頒布「獎勵投資條例」,鼓勵生產事業的投資
─ 設置加工出口區,拓展出口 (出口擴張)
4. 能源危機階段 (1973~1981)
─ 因應石油危機,採取靈活的貨幣政策,以穩定物價及復甦景氣
─ 建立大型重化工業,進行第二次進口替代與出口擴張之產業
─ 著手推動核能發電,發展石油替代能源
─ 推動「十大建設」及「十二項建設」,突破經濟瓶頸
─ 發展技術密集產業,促進產業升級
─ 著手發展附加價值高、能源密集度低的「策略性工業」(如資訊業)
财 劉進慶 (1983) 綜合多項經濟指標和經濟發展要素來分析
1. 1945~1952: 經濟混亂時期
2. 1953~1963: 經濟摸索和調整時期
以國民經濟再生產對內循環為主導發展時期 (進口替代)
3. 1964~: 以國民經濟再生產對外循環為主導發展時期 (出口擴張)
a. 1964~1973 : 高速增長時期
b. 1974~1979 : 不穩定增長時期
c. 1980~ : 低增長時期
其分期、年代轉折點依據:
~1952 ─ 受中國大陸波及,經濟、社會動亂,通貨膨脹問題嚴重
1952/53 ─ 台灣於1952/53年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與幣制改革
─ 台灣農業生產也於1952年恢復到戰前最高水準
─ 運用美國的經濟援助,開始實施第一期四年經濟建設計畫 (1953)
1964 ─ 經濟成長率在1964年開始進入兩位數字的高增長速度
─ 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
─ 貿易收支在1964年第一次出現順差
1973/74 ─ 第一次石油危機 (1980/81 ─ 第二次石油危機)
财 許松根 (1994) 綜合多位研究台灣經濟發展之論點,以關鍵年代轉捩點的角度來分析
1. 經濟發展的起點年 (The Beginning Yea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1952年
2. 經濟起飛期 (The Year of Take-off) : 1963
3. (1) 現代工業化的起準年 (The Beginning Year of Industrialization) : 1966年
(2) 勞動剩餘的終結年 (The Terminating Year of Labor Surplus) : 1968年
其年代轉捩點之依據:
1. 經濟發展的起點年 (The Beginning Yea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1952年
─ 1952年是台灣脫離戰後恢復期,邁入真正發展的分切點 (The Break Point)
─ 台灣的經濟總產值在該年超過以前的最高峯
2. 經濟起飛期 (The Year of Take-off) : 1963
─ 依據Rostow的論點,進入經濟起飛階段的條件之一是投資額需佔國民生產淨額的10%以
上,以台灣的國內淨儲蓄 (net domestic savings) 與國民所得的比率關係來認定台灣從
1963年邁入經濟起飛期
3. (1) 現代工業化的起準年 (The Beginning Year of Industrialization) : 1966年
─ 工業摠產值在1960年代初期超過農業產值
─ 1966年起台灣的工業化程度超越戰前水準
(2) 勞動剩餘的終結年 (The Terminating Year of Labor Surplus) : 1968年
─ 農業從業人口總數與勞動力在1968年之前,每年皆呈現遞增的現象,1968年之後呈現
逐年遞減的趨勢
财 日本學者世本武治 (2003) 以工業化及其結構之角度來分析:
1. 五○年代 : 面向內銷的工業化進展階段
2. 六○年代 : 向出口型工業化轉換階段
3. 七○年代 : 第二次進口替代工業發展階段
4. 八○年代~ : 追求工業升級階段
個別階段的經濟發展與結構特色:
1. 五○年代 : 面向內銷的工業化進展階段
─ 在經濟建設計劃的引導下,展開工業建設
─ 以勞力密集型之輕工業為主的第一次進口替代時期
─ 發展以最終消費品為主的面向內銷型工業
─ 採取關稅、貿易匯兌政策與措施以抑制進口
2. 六○年代 : 向出口型工業化轉換階段
─ 大力發展面向出口型工業
─ 實施投資租稅優惠與獎勵出口措
3. 七○年代 : 第二次進口替代工業發展階段
─ 推動十大建設,扶持、擴大重化工業的發展
─ 在國內重化工業的發展下,推動重化工業之中間財的進口替代
4. 八○年代~ : 追求工業升級階段
─ 選定機械、電機、資訊等具有技術密集度高與附加價值高之特點的產業為策略性發展
部門
─ 提供低利貸款、租稅減免以及解除投資限制與障礙,以利產業之升級
财 日本學者朝元照雄 (2008) 根據村上敦「經濟發展10個階段模式」中的工業結構與特
色並援用Fei (費景漢) & Ranis (1997) 的「經濟發展機制」之論點,來區分台灣戰後經
濟發展之階段
1. 第一次進口替代工業化階段 (內向型工業化) : 1950年代 (III)
2. 出口導向工業化階段 (外向型工業化) : 1960年代 (IV)
3. 第二次進口替代工業化與外向型重化學工業化階段 : 1970年代 (V、VI)
4. 高科技產業之育成階段 : 1980年代 (VII)
5. 高科技產業的海外市場拓展階段 : 1990年代~ (VIII)
财 于宗先、王金利 (2003) 分別從政府對經濟干預程度和政府產業政策發展主軸之角度
來分析:
(1) 依政府對經濟干預程度來區分
1. 政府高度干預時期 : 從戰後到1960年代
a. 政府遷台初期 (1945~1953): 增產與安定措施
b.進口替代時期 (1950~1958) : 增產與經濟穩定政策的延續
c.出口擴張時期 (1958~) : 追求經濟成長的措施
2. 政府干預放鬆時期 : 1970與1980年代
3. 經濟自由化時期 : 1990年代~
個別階段的經濟發展與結構特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