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解某些網有的分析角度,畢竟「全據江南」比較好防守,所以先天誘因上,
對孫權來說,叛盟打荊州的誘因比打徐州、豫州強。這方面的不利之處不須忽視。
所以有網友說,把荊南四郡給孫權,孫權不僅不感恩反而野心膨脹仍想叛盟。
不過我最近讀了一些雜書,所謂行為經濟學就是在分析人們(自己、對手)的利弊決策。
所以我這篇文的用意就是,我們知道對手孫權「比較」受到「先拿荊州」的誘因驅動;
但是自己劉備一方怎樣在行為經濟學思維的成本效益操作上,讓孫權的「叛盟先打荊州」
的效益誘因思維,被其他劉備可提供的「被交換」的更大誘因取代、並且相應地劉備揭示
「如果孫權叛盟」可能遭到的比維持同盟而言的「更大損失」?
所以依照荊州地圖,並配合劉備突然有了完整的行為經濟學的思維來讓自己決策並想影響
孫權,那麼在劉備得到益州,孫權派使者來「討長沙、桂陽、零陵」時,不是完全不給
(導致孫權憤而發兵攻下三郡)而是預先按照湘水之盟情況大方主動給長沙、桂陽?
(這邊微調先前規劃,四郡只給長沙、桂陽即可,但以日後出兵幫孫權北伐豫州來交易)
這樣子的「誠意」跟孫權打下三郡後,表面上兩家談和,孫權的情緒上畢竟有差異。
更重要的是,取得暫時的孫劉和諧後,按照史實,劉備打下漢中後,劉備在讓關羽北攻
襄樊前(這在「次序」上必須等後面所述完成再等時機做!),劉備多增加一個乍看之下
類似友情為孫權志願作嫁的活:
希望跟孫權一起出兵(即便打下漢中需要休養,但基於同盟戰略所需不得不咬牙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