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DSKY (貓茶)
2022-01-08 12:43:18我就不查史料來回你了,用基本常識來說,以宋朝的制度,武將要作
亂成功的機會其實不高。
另外不管是戰是和,南宋底下能打的將軍越多看來是越好吧?為君者
也可以在主戰、主和派之間拉幫偏扶弱的一方,來達到掌控朝廷的目的,
與金國談判籌碼也多一點,畢竟首頁能打的打仔越多,對方越忌憚吧?
從岳飛後來乖乖就戮的表現來說,岳飛對於君權來說應該不是刺頭,
唯一白目的點就是迎回二聖,但迎回二聖這個口號常理來說岳飛應該不會
是第一個提出者,第一個提出者理當是康王趙構,這樣康王才有領導忠心
宋室勢力的正當性,推測岳飛可能的白目點是當後來宋高宗已經把迎回二
聖丟到一旁了卻好像還在提這件事。
本來嘛,迎回二聖基本上不會對高宗造成什麼威脅,畢竟那二位毀壞
祖宗基業,根本沒什麼復立的可能。
但不妙就不妙在苗劉之變後元懿太子早夭,高宗此後未能再生子,這
時候「迎回二聖」加上「立太子」就變得很敏感,一旦迎回二聖,宋欽宗
復位的可能性雖然還是幾乎不可能,但下一輩宗離皇帝血緣最近,血統又
最尊貴的就是欽宗之子,這樣高宗可能就很不願意了。
推測可能的原因是因為高宗的曾祖父英宗曾經搞過「濮議」,高宗可
能怕由欽宗之子繼位後,他在宗廟會不得血嗣,這就有點類似武則天選擇
立李家子而不立武家侄。
不迎回二聖當然就立不了欽宗子孫,但宋高宗最後也沒選擇同是太宗
系的漢恭憲王元佐一脈(元佐在宋初被廢,子孫因而未被擄北上),而是直
收養太祖子孫,把帝系傳回太祖後裔,也是讓人驚嘆了。
※ 引述《beecksh (bee)》之銘言:
: 眾所皆知,岳飛銅像前,秦氏夫妻跪著,受後世唾棄,並且恥辱跟著秦氏後人很久
: 但經過一些歷史分析,或許秦檜的決策才是對的,不殺岳飛,
: 或許南宋就跟南明一樣,四五十年就亡了
: 首先,打仗不光只是看一兩場仗的勝負,孔明打敗司馬懿很多次又如何?
: 司馬懿就算穿女裝又怎樣,還不是司馬家笑到最後
: 岳飛雖然打金軍打得很順利,但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南宋的經濟實力能支撐
: 岳飛的十萬大軍嗎,何況當時還不止岳飛這一路在打 反觀金國這邊
: 北宋的財產幾乎被金國拿走,現在金國可是有錢的很,南宋你哪來的家底跟金國耗
: 就算岳飛連戰連勝,現實的金國就是血很長的大魔王,用耗也能耗死你岳家軍
: 若不是秦檜,南宋四路北伐軍遲早崩盤,沒有足夠的後勤,舉明朝為例,
: 永樂大帝能五征漠北,七下西洋 那是有強大的明帝國財政再撐著,南宋哪來的錢
: 宋朝大部分的財產,都被金國搶光了
: 岳飛堅持北伐的下場很明顯,就跟孔明一樣,注定無功而返,金國就堪比魏國,
: 輸就輸啊,反正錢多兵多糧多,耗死你就好
: 用這觀點來看,秦檜或許才是正確的,殺岳飛才能真正保住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