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國府保本計畫(4):國共和談與渡江戰役。
如果史實有講錯的地方,麻煩請指正並見諒。
就當作是天馬行空的假設吧。
A:軍團,在這裡代表兵團
C:軍
D:師
NF:海防艦隊
前提:
空想的圍剿瓊崖縱隊是1948年11月23日登陸海口到1949年02月28日掃平五指山山脈為止。
這段期間徐蚌會戰、平津會戰也迎來史實結局。
徐蚌、平津結局(史實結局):
1.圍剿期間,徐蚌會戰後半段如史實線:
12A黃維於雙堆集被共軍包圍,12月15日被殲滅,胡璉逃出。
杜聿明率領的徐州剿總(含2A邱清泉、13A李彌、16A孫元良)離開徐州往西南撤退,沿永城
、渦陽,目標回到淮河邊。
但在12月4日於陳官莊、陳莊、青龍集被共軍團團包圍,最後1949年1月2日共軍粟裕等人
發起總攻。
孫元良率領16A成功突圍,1月5日殘部自宿縣突圍抵漢口。
杜聿明等高官還被困在包圍圈內。
(空想)孫立人啟動陳官庄空運救援計劃,上海部屬的運輸機於1月8日晚在飛抵陳官莊,杜
聿明、李彌、熊三笑等等將領都救出,運到上海。
1月9日下午陳官莊國軍全滅。
2.國軍撤到長江以南:
華東國軍只剩8A劉汝名、6A李延年尚有戰力,也都撤到長江以南。
3.平津會戰結局:
平津會戰也如史實線,
12月20日傅作義集團全部被包圍在張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五個孤立地區。
1月15日只透過海運把17A侯鏡如團部與87C段沄由塘沽撤往上海,同日天津淪陷。
(空想)12月21日-1月15日,北平的故宮文物書籍、圖畫、瓷器等能走空運的都盡量運到上
海,任
務也完成。
1月21日北平投降。
國共和談(史實):
三大戰役,國府全敗,東北、華北、華東大城市均淪陷,
國際威望下降,美國政府有意放棄支持蔣。
李宗仁、白崇禧希望對共和談,中國國民黨內部如程潛、張軫也要求蔣下台。
1月21日,蔣中正正式下野,李宗仁任代總統。
蔣中正任國民黨總裁,尚掌握黨務、政府資源、黃埔系軍隊。
李宗仁的實際上只能掌握桂系軍隊、華中長官公署。
李宗仁主導與中共和談,1月24日到4月中,國共和談期間,尚處休戰狀態。
而美方宣稱仍然支持中華民國,美國西太平洋艦隊(第七艦隊)仍駐青島、仍經濟援華。
但也私下持續跟中國共產黨接觸。
編練司令部大量成立(史實):
蔣中正在下野前,為了彌補三大戰役先後的兵力損失,
從1948年8月,國府就在戰略大後方設立的一批軍事訓練機構。
編練司令部為兵團級建制單位,截至1949年春設置了14個陸軍編練司令部,
國府利用國共和談期間,大舉練兵,但因為軍械不足、新兵素質問題,軍隊強度不如以往
。
東南警備總司令部成立(空想):
(史實)蔣中正在下野前,派陳誠為臺灣省主席兼警備司令,把庫存277餘萬兩黃金、1,520
萬枚銀元以及大量珍貴文物、檔案資料等運往臺灣,
有以臺灣為復興基地的打算。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要到1949年8月15日才成立,也是蔣中正
成立,由陳誠主持。
(空想)蔣中正在下野前,直接成立東南警備總司令部(陳誠任司令,孫立人為副司令,總
部臺北)
東南總部下轄臺灣、海南、福建三個警備分部。
陳誠負責物資調動、軍隊補給與穩固臺灣地區,
孫立人仍然負責馳援沿海國軍如臺灣、福建、浙江、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區。
由於美方仍支持中華民國,所以仍依據國府保本計畫,將軍械、油料、彈藥補給至臺灣,
再按孫立人需要分送至沿海各地。
孫立人從美方獲得不少的驅除艦、護衛艦與炮艦,配置在3NF、4NF與5NF。以及戰鬥機和
攻擊機,
海軍唯一的巡防艦重慶艦也調撥支援,為第三海防艦隊(3NF)旗艦。
1. 臺灣
臺灣省主席: 陳誠
臺灣警備分部: 孫立人、彭孟緝(代理),駐臺灣臺北,本身有數個保安團。
駐台兵團: 6C戴樸, 80C唐守治
1A孫立人: N1C潘裕昆, 31C廖慷, 52C劉玉章, M1D楊厚綵, M2D周雨寰
孫立人跟廖耀湘9A對調52C與53C,並於3月把主力1A從海南島調回高雄休整。
東南海軍(基地:高雄左營港):
第三海防艦隊(3NF) 馬紀壯: 海字CL*1, 陽字DD*2, 太字DE*3, 登陸艦*6C
3NF分駐上海與高雄左營,批量運輸故宮文物、黃金抵高雄。
東南空軍:
空6區 劉國運: 2GF, 4GA, 4GC
劉國運的4個運輸機大隊分駐南京與上海,批量運輸故宮國寶、黃金抵台北。
2. 福建
福建省主席: 朱紹良
福建警備分部: 杜聿明,駐福建福州,本身有數個保安團。
下轄第一編練、第二編練、廈門守備。
1948年11月底起黃百韜的7A就在碉堡化福建沿海島嶼,
但在63C, 64C歸入第四編練司令部(駐廣州,後歸華南軍政長官公署管轄)後人手不足,
所以邱清泉和胡濂在練兵同時也加入碉堡化工作,交由杜聿明總轄。
2.1. 第一編練司令部(編練成功後轉成福潭守備部):
邱清泉擔任,駐福建平潭,重建2A,持續碉堡化平潭島。
2A 邱清泉: 5C 熊笑三, 70C高吉人, 74C勞冠英(大多是孫立人陳官庄空運救援計劃救出
的將領)
2.2. 第二編練司令部(編練成功後轉成金門守備部):
胡濂擔任,駐福建金門(由江西上饒練兵,運到福建金門),持續碉堡化金門島。
12A 胡璉: 10C張世光, 14C谷炳奎, 18C高魁元
2.3. 廈門守備部:
黃百韜擔任,駐福建廈門,持續碉堡化廈門島。
7A 黃百韜: 25C 陳士章, 100C周志道(44C併入)(大多是孫立人連雲港戰役救出的將領)
3. 海南
海南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薛岳
海南警備分部: 廖耀湘、韓漢英(代理),本身有數個保安團。
負責島上維穩、清掃殘共勢力。
9A廖耀湘; N6C李濤, 53C周福成, 71C向鳳武(大多是孫立人營口戰役救出的將領)
海南海軍(基地:海南榆林港):
第五海防艦隊(5NF) 劉廣凱 : PG*10 陽字DD*1, 太字DE*2
第四海防艦隊(4NF) 張君然 : 陽字DD*1 太字DE*2
5NF負責守衛瓊州海峽,4NF負責巡防西沙群島,偶而到南沙群島,緊急時也會協防瓊州海
峽。
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成立(史實):
蔣中正在下野前,為了鞏固南京上海,1月18日構成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湯恩伯任司令,
總部上海),
負責華東江西、安徽南部到江蘇南部、浙北的防務,國軍沿長江佈防,
湖口到馬鞍山:
8A(湖口至銅陵)、7綏(銅陵至馬鞍山)、17A(涇縣寧國後備)
馬鞍山到上海:
6A(南京周邊地區)、1綏(鎮江至江陰)、淞滬警備部(蘇州至上海)
浙贛鐵路還有第二線的第九編練司令部。
京滬杭總部與華中公署白崇禧(1月22日華中剿總改編華中軍政長官公署)、關中胡宗南部
聯手鞏固半壁江山。
渡江戰役開打(史實):
4月1日,國共雙方代表團開始在北平市進行和平談判,共方態度強硬,意圖逼降國民政府
與蔣中正。
最終由代總統李宗仁、行政院院長何應欽電告拒絕簽字,和談破裂。
4月21日毛澤東和朱德,趁長江5月桃花汛期前,向解放軍下達渡江作戰命令。
共軍兩路突破長江(史實):
渡江作戰開打,共軍一路渡過長江,佔領安徽南部的銅陵、繁昌。
另一路因江陰要塞和第二海防艦隊、江防艦隊投降,也順路渡過長江,佔領江蘇丹陽、常
州、無錫。
這兩路對南京地區成包圍攻勢,京滬杭長江防線根本紙糊防線,南京4月23日淪陷。
第二海防艦隊(2NF)只有部分艦隊突破江陰要塞防線,逃到上海,由陳慶堃擔任2NF艦長。
共軍渡江後,國軍對應只有逃走或被包圍殲滅。
8A6A再度逃走(史實):
8A 劉汝明(68C, 96C)放棄湖口銅陵陣地,快速逃到福建泉州、漳州,
與廈門7A黃百韜、金門12A胡璉聯防。
6A 李延年(106C),放棄南京地區,快速逃到福建福州,底下擴編成106C王修身, 73C李天
霞, 96C於兆龍。
與平潭2A邱清泉聯防。
華中戰役(史實):
桂系19A張軫於武漢投降,白崇禧放棄武漢,華中公署遷到湖南衡陽。
郎溪廣德圍殲戰(史實):
其他守鎮江、南京、蕪湖等地的國軍想往杭州撤退,
但被被兩路共軍東西鉗形夾擊,截斷南退杭州的路,
國軍被包圍在郎溪、廣德地區,
最後於27日被圍殲,國軍損失七個軍(4C、20C、28C、45C、66C、68C、99C)。
第二階段:上海守衛戰(史實):
淞滬警備部 : 湯恩伯
浦西守備(吳淞守備): 54C闕漢騫, 75C吳仲直
浦東守備: 12C舒榮, 37C羅澤闓
還有海軍艦隊1NF梁序昭、2NF陳慶堃
舟山守備: 17A 侯鏡如 87C
浙贛鐵路、浙東地區:張雪中
9編練: 67C劉廉一、73C 李天霞(後歸6A)、85C吳求劍
5月孫立人停止運輸故宮國寶、黃金到臺灣,其實也運差不多了。
5月12日率1A(這次只有M1D, M2D)與3NF艦隊(可運6個軍的運輸艦)到上海吳淞口,準備運
走戰敗國軍。
5月12日共軍發起上海戰役,5月23日夜,共軍發起總攻,海運計畫開始運走戰敗國軍。
27日共軍占領上海、6月2日共軍攻占崇明島,上海戰役結束。
後續:
海運計畫共救出12C舒榮(殘), 37C羅澤闓(殘), 54C闕漢騫, 75C吳仲直(殘)
75C吳仲直(殘)到舟山休整。
12C舒榮(殘), 37C羅澤闓(殘)到臺灣基隆休整。
54C闕漢騫到廈門支援7A黃百韜,7A有三個軍。
1NF, 2NF(殘), 3NF艦隊到左營休整,準備支援福建。
1A(N1C, 31C, 52C, M1D, M2D)在臺灣高雄休整,準備機動渡海到福建增援。
東南警備總司令部正式改組為東南行政長官公署(陳誠和孫立人共掌東南大局、校長在大
陸各地跑,黃金與故宮國寶全部運到臺灣)。
舟山群島編成浙江警備分部,屬於東南公署(至此有臺灣、福建、海南、浙江四個分部)。
浙江警備分部司令湯恩伯、副司令石覺,共有87C朱致一, 67C劉廉一, 85C吳求劍、75C吳
仲直(殘)三個半軍。
接下來是福建戰役、廣東戰役(含陽江救援戰)、廣西戰役(含廉江戰役)、海南島戰役。
福建戰役:考驗國府保本計畫建立的碉堡化福建島嶼,是否能抵禦共軍的砲兵攻擊。
廣東戰役和廣西戰役:能否救出粵系余漢謀、劉安琪兵團(劉安琪從青島撤到海南,又歸
給余漢謀管轄)、桂系白崇禧到海南島,
海南島戰役:集中最後的兵力守衛海南島,最後的大戰。
不過孫立人要如何守住福建沿海島嶼(閩北列島、平潭南日、廈門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