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台灣發展大規模機械化農場

作者: chenyanyu (123)   2022-07-05 00:42:06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標題: Re: [假設] 台灣發展大規模機械化農場
: 時間: Sun Jul 3 15:13:47 2022
:
: 這個齁討論的時候可能還是先把定義、尺度、基本原理上要先有共識XD
:
: 室內農業,定義上是不一定要蓋大樓,就是溫室也都算的,板友們也都提到
: 不過這邊前後文討論的比較是室內農業之中的「垂直農業」也就是在多層大樓
:
: 好,這邊就來到基本原理
:
: 先不要說農業,就說普通拿來住的房地產,還有拿來生產的工廠,如果地價很便宜,
: 當然大家都要住美國郊區那種最多兩層樓平房還有雙車庫前後院
: 當然工廠都是單一一層一個大棚蔓延好大一片工業區
: 為何要蓋成多層大樓? 就是因為地價高,所以同一片地要增加樓地板面積,才需要疊起來
: 所以基本原理就是地價高才要垂直多層,地價低才會不利於多層化發展,這要搞清楚
: 不然就會完全想相反
台灣的問題就是很多美國加拿大澳洲住平房的玉米水稻大豆跟台灣的水稻玉米競爭
比較適合的例子應該是以色列
他們地價便宜(沙漠),但是不能種植
今天蓋個溫室設施,沒價值的地就可以產出黃瓜萵苣番茄
而這東西在沙漠的價值又高
所以以色列一直是溫室技術的主要研究者
:
:
: 然後再來講尺度問題,我想我們既然是歷史類版,討論的尺度應該是歷史時間尺度
: 如果你說一兩年內,目前的確都是經濟作物,就是種菜也還是經濟作物非糧食作物
: 但是長期發展來說不是這樣
:
: 為何這樣說? 一樣,從歷史去思考,看農業機械化就好,請問最先機械化的是誰
: 是青菜水果經濟作物? 才怪
: 現在這一堆耕耘機收割機啥的通通都是以糧食作物為主
: 為何? 因為機械化生產怎樣有利? 投資一部機器當然產量越大攤銷下去成本越低
這部分有倒因為果,糧食作物先機械化不是因為其規模較大,而是比較容易機械化
不同作物機械化差別主要在種植跟採收,主要在採收為主,種植為輔
糧食作物大多為採收種子為主,就算不是種子,也比較耐貯藏碰撞,
且採收後不需保留原植株,這樣的特性,容易機械化機械化採收
蔬菜大多柔弱不易貯,機械化採收難度較高
而果樹在採收時也不能對樹體本身造成太大傷害 這些因素導致機械化難度較高
所以看農業機械發展 小麥玉米機械化較馬鈴薯早 而馬鈴薯發展跟甘藍時間差不多
在種植部分糧食作物雖然受惠於種植規格較單一,有較早發展機械化
但是大宗蔬菜在國內因走向育苗生產 移植苗比播種機械化難度較高,機械化較晚一點
不然上網google "古代播種機" 其沒區分是糧食用或蔬菜用,
基本上種子夠大,行株距適合,都可以拿來用。
:
: 就像你買印刷機,若買上億的輪轉式印刷機,你要印的就是最便宜量最大的量販店傳單
: 因為你每天印2000萬份,一年印幾百億分,攤銷下來每份的分擔成本幾乎可略
: 買幾千萬的平張式印刷機,印的是文青出版社的書
: 你自己買一台彩色雷射印表機,只能印自己爽的同人誌
: 基本原理是這樣
農產品狀況我覺得比較像
你花錢投資海水淡化廠 大量取的淡水要作飲用水販售
但你隔壁就是阿爾卑斯山腳 只要作個管子就有天然礦泉水
海水量在大也很難跟天然礦泉水競爭
台灣土地貴不表示其他農產品輸出國土地也貴
:
: 所以你認為設備投資越高只能做高價品,那是大錯特錯,剛好完全相反
: 商業模式上你設備投資高是要做大量量產品,只要量夠大攤下去都會便宜到沒藥救
: 那哪種作物的量最大? 需求最穩定? 當然是糧食作物
目前設施農業還是以蔬菜花卉為主,主要還是價格因素
今年糧價大漲下,玉米搭貴鬆鬆的海運到台灣
成本還是比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國內玉米便宜
(目前國內玉米價格比較低是因為有補助,扣除補助玉米還是比國外貴)
以目前錏管簡易溫室搭起來動不動每分地上百萬成本,
加上溫室大多耐用20年計算,很難跟美國那種每分地只值幾百塊美金的競爭
:
: 農業工業化現在因為技術還不成熟所以會變貴,那只是相當於電動車Model T以前的
: 初期一時現象,任何產業工業化自動化,其最終結果就是會變得超便宜
: 所以用歷史尺度來看的話,要往超便宜的方向想,不是往貴的方向想
: 這也是為何新加坡現在垂直農業研究的方向是稻米 = 糧食作物
:
新加坡垂直農場種稻應該是噱頭大於實際產業價值
30年前台灣各農業院校實驗溫室就不難看到以室內農場種植水稻
種出來不困難 問題在垂直農場時 成本的計算就由面積改成體積
而以體積計算產品價值時,糧食作物大多只有植株的極小量體積具有經濟價值
而蔬菜則很常是全株都可賣錢
:
: 然後再來說成本問題
:
: 現行農業的成本來自
: 1.土地成本,含機會成本,本來這塊地蓋台積電廠可以賺幾兆,不蓋拿來種田要算損失
: 台灣若把機會成本正確算進去,土地成本高到破表,絕對應該做室內垂直農業
: 前面說過,地越貴,越有多層化的必要
有時候得說 除了環保、糧食安全等議題外 把農地綁在農用也有助於建地價格穩定
不然就不會以前中南部一堆放著工業區閒置,跑去用農地工廠
而如果政府這麼重視農地農用,就不會把大面積完整的台糖土地成批的劃作工業區
卻不不考慮已破碎的高密度農地工廠區域該如何工業區化
: 2.水資源成本,現在給農業幾乎免費,但這也一樣要算機會成本,一度水給台積電用
: 價值可能是40塊錢,給農業用別說沒收錢,價值可能不到1塊,水利建設都賠死
: 台灣其實根本是水資源稀缺國,如果正確計算水的成本,就會知道一定要做室內農業
: 比起超浪費的把水灑下去大部分蒸發掉,室內農業用水量可降到2%
這部分其實不需要室內農業
而是台灣早期不重視農業用水效率
近年來因缺水議題及發現過多用水導致草害、病害等問題後,部分農民改始更改灌溉方式
以蔬菜來說 只要漫灌改溝灌就少一半用水 若改為滴灌就可降到2%
這部分在室外也很容易辦到
: 3.農藥成本,這部分你若高度控制室內環境,病蟲害進不來,就可省掉
實際上目前室內維持無病害環境的成本,也許比用農藥便宜沒多少
高度控制環境需要無塵設備、隔離帶
種植前後也需要用藥清銷
不過好在若成功維持,農產品就沒農藥殘餘問題
: 4.肥料成本,不可免,但是室內農業控制度高,用量精準,會相對較省(效果較好)
肥料浪費主要取決在有無多餘的水 或施肥頻率過低
現在已經有緩釋肥料及微生物肥料改善肥料流失
倒是溫室內用肥大多成本沒有少多少 主要是因為溫室環境緩衝能力較差
需要用低鹽基肥料,肥料單價較傳統大宗用肥貴不只10倍
:
: 5.人力成本,高度控制環境有利更進一步機械化,所以人力使用上會少掉非常多
: 荷蘭的室內農業種菜,整家公司就兩個人而已,全部作業都是機械自動化了
:
: 6.風險成本,旱災水災你就農損,來個颱風,把你這期作物全都吹掉,但室內農業不怕
這兩點才是目前溫室或垂直農場利基點所在,特別是近年來氣候異常,
導致戶外越來越不容易種植,但若有一天台灣農產品垂直農場成本較國際戶外農產品還低
那我相信原因是世界末日到來可能性遠大於溫室成本大幅降低
: 所以你要做的是設備攤銷成本,與上述成本的比較
:
: 因為極端氣候,2.跟6.都正在高速上升
: 因為台灣產業發展需要1.跟2.也正在高速上升
: 除非全面開放外勞,否則5.也是正在高速上升
:
: 但設備成本隨著產業技術發展成熟正在逐漸降低
我當年讀書時,垂直農場是放在未來願景
我也認同當科技到達一定程度時
有助於垂直農場普及化
但我還是認為垂直農場還是會以蔬菜及蔬果為主
畢竟傳統農產大國的農產品太便宜
就像本版月經文 為何東方無法出現工業革命
因為東方一直有豐富且便宜的人力導致無工業革命的誘因
同樣的概念也在農產品
因為美國一直有便宜的玉米大豆小麥水稻可供選擇
再加上這部分可是很多州的核心利益
所以垂直農場產業化應該沒這麼容易出現在糧食作物
作者: lyuan790709   2022-07-05 06:10:00
專業打臉
作者: otis1713 (segayu)   2022-07-05 08:00:00
作者: Reewalker (報告饅頭班長不夠)   2022-07-05 08:43:00
別得不講,普大在這個議題上實在過於樂觀,感覺良好...
作者: gundamwind (ggu)   2022-07-05 09:44:00
簡單講就是美國貨實在太便宜了純算經濟帳的話很難超越
作者: fc01   2022-07-10 12:44:00
"高密度農地工廠區域該如何工業區化"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單純就是整片拆掉重弄,工業區要水電幹管要一定寬度道路很多農地工廠都亂蓋一通,接手規畫的人大概都無從下手然後農地免課地價稅遺贈稅土增稅你跟地主說反正你地上面都蓋工廠了,改工業區好不好他們還不見得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