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詳見於:17世紀東南亞華人武裝勢力
清軍的準備
在南明召開會議,商討抗清大事時,清朝也正緊鑼密鼓地準備防禦工事。洪承疇指派耿繼
茂防禦江西,吳三桂駐紮四川,圖海率兵包圍夔東十三家,濟度則繼續防禦江南一帶,而
洪承疇則親自坐鎮湖南。洪承疇的湖南位置在各地防守中可以說是最關鍵的地方,如果此
地被攻陷,則長江流域會被攔腰折斷,清軍將會陷入被各個擊破的危機。因此洪承疇特意
利用科舉制度收買湖南士人,原先應三年一試的鄉試,到了洪承疇這裡,不僅大大增加上
榜的人數,還改為每年一試。
另外針對其他的抗清勢力,洪承疇則果斷鎮壓,在洪承疇的嚴令之下,清廷利用流放、集
體遷村與屠殺的方式鎮壓湖南乃至整個江南地區的反清勢力,同時一但有反清的風吹草動
,便動輒遷村,而洪承疇更是將靠近南明一帶的村落全數遷走,並毀壞道路,以達到讓反
清勢力難以互相支援的目的。
奮力一搏
1658年,三王再分配完各自的勢力範圍後,便於春天同時出兵。首先出擊的是晉王李定國
,他自廣東出發,目標直指江西,期望透過攻下江西與鄭成功勢力共圖南京。然而在李定
國攻下江西贛州後,耿繼茂便捎來訊息,說明願意加入南明軍,李定國大喜,耿繼茂更在
信中說明,他需要一些時間將軍中的滿清人員清洗完畢。李定國得到消息後,把這訊息傳
給鄭成功,讓鄭成功與耿繼茂繼續合作。他本人則改往湖南出發,準備對陣洪承疇。
但是相較於江西,李定國在攻打湖南時卻非常不順利,洪承疇的政策達成功效,難以得到
湖南士人的支持,而當地居民被遷走,也讓李定國的軍隊無法獲得支援。就這樣,李定國
花費大量心力,也只在一個月後勉強攻下郴州而已。而清軍卻早已將郴州內的物資搬空,
大西軍只得一座空城。而洪承疇則穩紮穩打,逐步將前線重新往南明方向推進,並使用騎
兵游擊騷擾大西軍補給線,李定國因而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
相較於大西軍被困於湖南,無法動彈,鄭成功則顯得聲勢浩大,在攻下福州,又全據福建
省後,鄭成功號令全福建省的兵馬準備出動,目標直指南京。在張煌言、張名振的帶領下
,鄭成功的大軍進入寧波,並在此兵分二路。林鳳與張煌言在寧波改走陸路,準備拿下紹
興作為基地,掃蕩長江以南的清軍,從陸路攻向南京。另外鄭成功與張名振則率領主力艦
對直逼長江河口,並準備透過水路攻打南京。
由於先前的廣州大勝大大激起江南地區人民的反抗心,因此,在陸路方面,林鳳與張煌言
順利奪下紹興,並開始度過錢塘江,攻擊杭州。而鄭成功的軍隊則接連拿下崇明、瓜州與
鎮江,並來到南京城外的郊區。耿繼茂意圖加入南明軍的消息傳到鄭成功的耳中,因此鄭
成功決定放緩軍隊攻擊南京的腳步,改派出軍隊至江南各處蒐集糧食,又將軍隊分住於蕪
湖、馬鞍山到鎮江一帶,同時派出其他軍隊掃蕩江南其他地區的清軍,準備等江南清軍被
掃蕩完畢後,在與耿繼茂會師攻擊南京。
在等待一個月後,清軍的杭州、蘇州接連淪陷,但此時消息傳來,駐紮在蕪湖的鄭軍突然
遭受大量清軍攻擊,已不支敗北。原來耿繼茂的投降消息只是幌子,這是為了演緩鄭成功
與李定國的緩兵之計,重點是等李定國被困於湖南後,清軍就可以抽掉江西兵力合力攻擊
鄭成功。準備不及的鄭軍遭到大敗,鄭成功嘗試重新將軍隊聚集於南京城下反擊,然而清
軍進軍速度極快,在鄭成功來不及應戰之時,清軍已趕到南京城下,並逼迫鄭成功決戰。
最終鄭成功大敗,鄭成功部下大將張萬禮、張英、藍衍、林勝、陳魁皆陣亡,張名振被俘
後斬首。楊祖、楊正與姚國泰領兵向南逃竄,試圖與林鳳及張煌言會軍。最終僅楊祖逃出
,楊正與姚國泰皆被俘後斬首。然而幸運的是,在周全斌的帶領下,鄭軍成功保存主力艦
隊,殘存的鄭軍一部分在周全斌的掩護下,從長江沿岸撤退。至於剩下的軍隊則與林鳳會
師,他們度過錢塘江,撤往紹興。而此時耿繼茂雖然意圖分兵自江西攻擊福建,但是此計
畫被駐守於福州的劉國軒看穿,他與馬信合作,在衢州設伏擊敗耿繼茂,並回馬搶攻下金
華。自此鄭成功結束北伐,他未能攻下南京,最終只能據守於錢塘江以南。
四川方面由劉文秀主攻,劉文秀早在1656年時,就已訂定攻打四川的計畫,只是因為孫可
望叛變之故,此計畫被迫延宕。此次復出,原先劉文秀打算以原計畫為主,自成都以南的
雅安、建昌(今四川西昌)為據點,往西北方向,攻陷成都後與繼續向西北前進,目標是與
盤據於湖北、四川一帶的忠貞營(夔東十三家)會師。
然而,就在劉文秀整兵備戰之時,川東傳來夔東十三家遭到圖海包圍的消息,圖海是滿清
名將,他在湖北房縣、竹山大敗夔東十三家,南安侯郝永忠被殺,此時夔東十三家的情勢
極為危險。因此劉文秀只能修改計畫,以宜賓與瀘州為據點,向重慶前進,另外又派遣另
外一支分兵自貴州遵義前進,目標是與夔東十三家三方圍攻重慶,接應夔東十三家撤離湖
北一帶。
吳三桂在得知消息後,便迅速派兵前往重慶,然而在永川被劉文秀擊敗。接著劉文秀與夔
東十三家成功會師,雙方聯手攻下重慶。夔東十三家將以重慶一帶為據點,繼續抗清,而
劉文秀則獲得川南一帶。
己亥和議
在經過1658年的戰鬥後,明清雙方皆已精疲力盡。清朝認知到短時間內不可能剿滅南明勢
力,因此決定與南明議和。南明的三王在去年的戰鬥中,除了劉文秀有成功佔據川南外,
李定國未能達成原訂的目標,而鄭成功則在南京城下遭遇大敗。因此南明方也興起議和的
念頭。雙方派出使臣在長江河口的船隻上進行議和,最終明清兩方約定互不納叛降,同時
邊境開放有限度貿易。彼此之間的關係為叔侄關係,清朝為叔,南明為侄。雖然南明不需
要向南宋一樣交上歲貢,然而許多士人依然引以為恥,因此己亥和議又被稱為己亥國恥。
此次和議將為南明與清朝維持20年的和平,直到第二次的明清戰爭再次爆發。
呼~終於寫完明清第一次戰爭了,下面的篇章主要會說一下東亞各地勢力與明清之間的關
係
以及南明內部的制度與社會發展。如果大家有想要特別著墨的地方(像是歐洲人的反應或
是
對於東亞貿易的影響)也可以給一些反饋~我會再多寫一些這些相關的描述~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