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如果你是古代君主,會如何訂定傳位順序?

作者: fw190a (las)   2023-01-13 11:02:51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的確如此,權力過度集中就會變得很不穩定,這就講到下面大家提到的四帝共治為何失敗
: 相對於斯巴達雙王制幾百年來都是穩定國家並沒有造成國家老是分裂內戰
: 羅馬本來也有元老院,但從馬略蘇拉到凱撒屋大維,一路元老院崩壞,最後變成裝飾品
: 元老院還很強大的時候,就出現權力分享,前三頭後三頭,前三頭是克拉蘇不小心死掉
: 不然其實還蠻平衡穩定的,克拉蘇死後,凱撒跟龐培才開始互殺
: 凱撒幹爆龐培之後,就凌駕了元老院,但是相對的凱撒也是被元老院害了命
: 就知道單王權力過度集中會讓政治進入不穩定狀態
: 當皇帝大權獨攬一人說了算,那就變成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當然不可能分享權力
: 可是不分享就有前面講過無數缺點,所以之後羅馬帝國傳位就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接著這邊產生發想,不過主要回應原串。
老實說這類制度的比較,但是不談實際統治面積,就蠻流氓的。
雖然也都屬於老調重彈,只是稍稍提一下。
城邦議會那些,在政體只有城邦的程度都能運作的不錯,
但古代科技下,這類政體就幾乎沒法擴展成後世國家模式,
頂多搞成雅典/威尼斯那種,一個大城市殖民周遭區域。
羅馬也算這種議會模式起家,但在內戰後融入更大範圍的義大利人民,
之後元老院就蓋不住野心家掌握軍權的操作了。
搞成帝制之後雖然也是各種不穩定內戰,但維持了幾百年的整體性。
一直到分割二王四王,與其說是為了穩定權力之類的顧慮,
其實是更實務的應對外界壓力所致,雖然有點破罐破摔餿主意的味道。
單一國王下面配套的制度差異也很大,
完全可以決定一個國王到底是濫權還是無權,
相較之下多個國王的選項在這邊比較像是個花活,
或者是為了應急,或者偏向巧合。
回到原本問題的話,就像政體一樣,繼承制的選擇,
應該也是要考慮國家的實際情況與需求,甚至是外交與周圍流行趨勢。
這也都算半老生常談,或者說歷史實際上展現的,就通常是推薦選擇了。
例如單單需求穩定的大帝國,最好確立跟著制度走的嫡長子制。
在意進取或有一定壓力的,就比較需要用些手段擇優指定,
有好處但有一定機率出事。
如果是小規模的政體,或生存需求很迫切的,不能有斷檔,
那就可能優先選擇兄終弟及之類。
其實正常情境來說,一個君王即使是開國的,
對於繼承人也不一定有很大選擇空間。
看政體看文化看權力結構,
即使是穿越者也只是能跳開個人文化這點去選擇。
那些搞選舉的也通常只是情勢所逼,而非什麼長治久安的目的。
至少要搭到工業化+資本主義的列車,
民主選舉這些制度才慢慢變成大國的正規有利的選項。
在古代試圖搞一個不同以往的繼承制,可能變成傳說中的賢君,
然後先被親兒子或其他觸動利益的集團殺死,
畢竟處理國家問題之前,還得先處理家庭問題。
說起來斯巴達雙王制的傳說起源也只是,老媽想讓兩個兒子一起當王。
個人情感喜好,在這問題上面的影響,可能比想像的重。
突然想到馬可斯.奧里略,羅馬五賢君裡面最"賢"的,
但他也是打破前面的"類禪讓"規矩的,培養的繼承人就是自己兒子。
結果他兒子就破壞了五賢君的紀錄,
雖然那個稱號有可能一開始就是水出來的。
這其實可以橫向對比到禹,但這部分也是水很深XD
意外的發現是,wiki:
"奧理略在161年3月7日與其義弟盧基烏斯·維魯斯一同繼承皇位,是
羅馬帝國首度出現兩帝共治...他最終成功地把日爾曼人游掠部族趕出羅馬領土
維魯斯後來因病在169年死於返回羅馬的途中,年僅39歲。"
這樣編排敘事也很有陰謀論的感覺,但有興趣的自己去看與判斷吧。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3-01-13 11:17:00
雙王制...突然聯想到天皇與天后共治
作者: FMANT (OE)   2023-01-14 02:48:00
馬克奧里略讓兒子繼承更多是無奈假如他找一個人才當養子繼承 然後告別人世他那可憐的兒子94悲劇下場 不是被供出來打內戰 就是暗殺總之各方權謀都不會放過他兒子的身分 乾脆直接傳位
作者: epulomallem (兀迷牙大汗)   2023-01-14 07:08:00
五賢帝會讓養子繼承是因為沒有自己的兒子吧除去第一代被拱出來又很快掛掉的Nerva,後面三代如果有親生兒子,我相信也會讓自家兒子繼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