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十五年春正月,哥舒翰擊退進犯潼關的安慶緒。當時,楊國忠懷疑哥舒翰於己不利
。六月癸未,召杜乾運詣關,因事斬之。楊國忠日益恐懼。當時,有說崔乾祐在陝,兵
不滿四千,皆羸弱無備,唐玄宗遣使讓哥舒翰進攻陝、洛。哥舒翰回奏稱:「祿山久習
用兵,今始為逆,豈肯無備!是必羸師以誘我。若往,正墮其計中。且賊遠來,利在速
戰;官軍據險以扼之,利在堅守。況賊殘虐失眾,兵勢日蹙,將有內變;因而乘之,可
不戰擒也。要在成功,何必務速!今諸道徵兵尚多未集,請且待之。」郭子儀、李光弼
亦上言:「請引兵北取范阻,覆其巢穴,質賊黨妻子以招之,賊必內潰。潼關大軍,帷
應固守以弊之,不可輕出。」楊國忠則言於唐玄宗,以燕軍無防備,而哥舒翰逗留於潼
關,將失戰機。唐玄宗深以為然,繼續遣中使勸說,接連不斷。哥舒翰不得已,撫膺慟
哭。六月丙戌,哥舒翰引兵出關。
六月己丑,哥舒翰領兵八萬與崔乾祐戰於靈寶西原,唐軍大敗,死者十之六七,僅八千
餘人返回潼關。辛卯,崔乾祐攻克潼關。哥舒翰退至關西驛,揭榜收取兵卒,欲復守潼
關,為其帳下火拔歸仁以左右數十騎執之投降於燕軍。潼關失守,京師大駭,河東、華
陰、上洛等郡皆棄城而走
====================================================================
由上看來
哥舒翰出戰失敗後
潼關就沒有足夠的兵力防守
只是好奇潼關這麼重要的地方
為何不多留點預備隊駐守
哥舒翰的兵力是崔乾祐的數倍
並無全軍出擊的必要
就算日後想乘勝追擊
也不一定要所有兵馬都帶出去
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長安無法供應大軍的後勤
所以唐玄宗也不顧勸阻,一再催促出兵
若是真的能留下兩三成兵力守關
安史之亂的發展是否會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