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回到文史哲問題,現在台灣不論社會還是學界,傳統儒家文史早就全面邊緣化
: 連我們的老友,文史大師直傳的JP,他都已經不搞文史了
: 你還在鞭屍說儒家文史不好,都不存在影響力了是在講啥小
: 現在台灣所謂文組的問題絕對不是儒家文史,其實嚴重問題反而是西方哲學
: 主要是一堆歐洲留學回來的阿左占據整個學界把左主張當成真理整天教那些還以為先進
: 才會整個狗屁不通對社會無用
: 對社會無用的結果是畢業即失業,學不能致用,比高職生還不如,所以低薪
: 和理組直接接軌產業,產生階級落差,才會發生階級鬥爭
: 不然你以為理組就多有哲學,竹科工程師一堆腦袋跟前清官員一樣的多的是
所謂的西洋哲學其實可以很整齊的分成三個系統
英國休謨-經驗主義,經驗最重要
法國笛卡兒-斯賓諾莎-萊布尼茲-理性主義,理性最重要
德國康德-集前兩者大成-先驗
這三國知識份子的對戰,構成了哲學的時代
入門者只要搞懂上面的幾個關鍵字,就可以很簡單的進入西方哲學與思想史的大廈
然後最後會進入文化的宇宙
因為樑柱都是圍繞著這幾個關鍵字展開的
其實這三個國家的人的爭論皆為真理
他們看世界方式的不同,其實就只是因為他們所處的國情不同
以致不同國的人有不同的底層腦
法國人覺得理性是最重要的,我要從法國人來開始引入中國的事
因為中國從宋明理學的士大夫,晚清士大夫,民國知識份子,現代台灣知識份子
一脈相傳,都是這樣想的,他們「全部」都是理性主義者
我之前第一次回這討論串的時候,我有把這個世界上他們的同行全部都點名一遍
他們的同行還有:俄國啟蒙運動知識份子、希臘人文主義者、
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者、現代英美左派知識份子
這些人全部都是法國啟蒙知識份子的同類人,人文主義者就是理性主義者
只是同一種東西在不同面向的展開而已
中華區幾乎沒有英美系經驗主義者與德系超驗主義者
但矽谷的每個人都是經驗主義者,整個資訊科學的大廈,還有三論(訊息論系統論控制論)
全部都是經驗主義哲學延伸出來的,而不是理性主義哲學延伸出來的
我比較開玩笑的說,如果你程式寫很多,很會Recursive,演算法很強
你其實和正宗英美人的底層思維會非常近
如果你可以轉個彎,把工程思維,全部應用在人文領域上的話,更是如此
但是日本人很多都是經驗主義者
荒川弘(鋼之鍊金術師作者)就是經驗主義者
他的漫畫的世界觀體系都是這樣蓋起來的,你仔細去看主角兄弟第一次去無人島練功
體會「一為全,全為一」那一段(好像是第五集),就是經驗主義的世界
中華的文史哲,是西洋的「後現代主義」
是「太過超前時代」的結果,不是「落後」的結果
中華就是「太超前」,才在2000年前就進入後現代的灰燼
就像埃及「更超前」,遠在4000年-6000年前就進入後現代的灰燼一樣
比起來,英美真是「落後」多了,在西元1990年-2000年後,主流文化才進入後現代
中華文史哲(通稱文組)與現代英美的後現代主義左派,有天生共感
這並不是一個偶然
因為他們就是同路人,人文主義者與理性主義者最終演化的道路,就是後現代主義者
也就是俗稱的政治正確左派
西洋古典哲學派現在正躲在學院裡瑟瑟發抖,蓋自己的小城堡
以避免政治正確的浪潮攻擊,保留文明的種子,現在反而是個小眾
但美國1960民權運動與嬉皮運動全盛的時代,也有類似的狀況
後來美國後現代反而全面退潮,主流文化全面反攻,迎來80年代的復興
所以英美會不會繼續灰燼,還是能夠和80年代一樣突然復活,我也不是很清楚